
6月25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图为程殿龙回答主持人提问。 [主持人]今年水旱水平和往年比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有网友问,今年可不可能出现像1998年那样的洪涝灾害? [程殿龙]目前的灾情统计数据表明,南方局部地区的洪灾是相当严重的。今年全国受灾面积1641千公顷,受灾人口现在全国有3177万人受灾,有155人死亡,经济损失已经超过100亿。第二,目前全国受旱面积是1.52亿亩,略多于多年同期,但北方旱情也是相当严重的。第三,目前全国大江大河干流水势平稳。什么概念呢?就是说,现在大江大河干流的水位都低于警戒水位。 长江是我们国家第一条大河,流域面积是18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长江无论哪一段发生洪水,对我们国家来说,影响都是非常大的。今年春天的时候,有些专家认为长江流域今年降雨偏多,可能发生大洪水,但这仅仅是一种预测。对于国家防总来讲,每一条河流都要按照来大水做好各种准备,对每一个区域都要按照发生旱情来部署。对长江也好,黄河也好,海河也好,每一条流域都要做好防汛抗旱准备工作。 程殿龙:用新视角新视野新举措应对防汛抗洪工作 [主持人]当前防洪抗旱面临什么新的形势?在防洪抗旱工作有什么新的举措? [程殿龙]应该说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比如最近中央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新农村建设,城市化进程要加快,又要保持我们国家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整个大的社会背景,对防洪抗旱来说都有新的要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防汛抗洪工作要把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和保障人的用水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比以往任何时候的要求更高。这是一个形势。第二,我们国家在应对公共安全和应急事务处理上提得非常高。这个对防汛抗旱工作也是一种要求,就是要用新的视角、新的视野举措应对防汛抗洪工作,所以我们要超常规的处理,目的就是确保人的安全。 第三,社会各界对防汛抗旱的关注程度提高了,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监督和压力,对我们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是好的。所以我们希望网民们多给我们提宝贵意见。第四,水旱灾害对人民生活影响太大了。因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淹不起、淹不得,这是新形势,面对这些我们要采取新的措施。 第三,社会各界对防汛抗旱的关注程度提高了,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监督和压力,对我们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是好的。所以我们希望网民们多给我们提宝贵意见。第四,水旱灾害对人民生活影响太大了。因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淹不起、淹不得,这是新形势,面对这些我们要采取新的措施。 在洪水方面,由过去一心想控制住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在抗旱上,由单一传统的农村抗旱转成全面抗旱、主动抗旱。具体来说,一是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通过几十年经验的总结,人定胜天的思想转变到以人水和谐上来,适度地承担一些风险。就是工程不论建多高的标准,总有超标准的时候,今天开展防洪抗旱就是按照经济水平、保护对象的标准,科学防御它。二是规范人类活动。现在经济发展快了,人口多了,给洪水的空间少了,现在我们要给洪水更多的自由,要给它更多的空间,以疏为主,实现人水和谐。 三是推进洪水资源化。什么意思呢?我们国家终究是干旱缺水国家,由过去在汛期我们都把洪水放到大海里,转到既要保证洪水安全,同时想办法把部分洪水再留一部分,供干旱的时候用,这就是今天防洪上的新思路。抗旱上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在抗旱领域上扩大,由农村到城市,由农业到各行各业。还有突出一点,我们就是要关注生态,绝不让生态造成不可恢复的状态发生。第二,手段多样化,过去是行政手段多一些,今天要靠法律、经济、科技手段,方方面面抗旱。第三,主动抗旱。过去是旱灾来了,我们被动抗旱,今天我们要超前,要预防它,体现一种主动性。通过这些手段,把防汛抗旱不断地推进,为群众做更多的事情。 北方旱情较为严重 吉林、辽宁三分之二耕地受旱 [主持人]我们国家北方旱情怎么样了?这次分布特点是什么样的? [程殿龙]今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北方地区旱情都比较重。北方主要是西北东部、华北北部以及东北大部。最近西北东部降了一些雨,给人感觉旱情有缓解,但是对西北地区的吃水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我于6月7日、8日到甘肃,去了会宁县,会宁县是黄土高原的沟壑区,我到老乡家里去看,吃水相当困难。有的地方一般是5公里之外的地方拉水回来,更远的地方要到20公里以外,这样成本大大增加,有的一方水要70块钱,而北京市一吨自来水是3.7元。所以对老乡来说,吃水问题相当严重。东北大部和华北北部的旱情,目前影响主要表现在农业上,5月份以后种的庄稼,现在正是庄稼生长的关键时候,没有水是不行的,所以对农业影响很大。吉林、辽宁现在是三分之二的耕地受害,这个面积相当大。 第二,饮水困难将逐渐显现。应该说随着旱情的发展,时间的推移,饮水问题可能会更突出。对东北吉林、辽宁、内蒙古的旱情,我们国家防总是密切关注的。今天下午两点开始,国家防总在会商室与吉林、辽宁省进行异地会商,分析现在的旱情,以及旱情给社会造成的影响,共同探讨下一步要采取的措施。参加今天异地会商的还有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和国家气象局的有关同志。所以现在相关部门都非常关注东北的旱情。东北是我们国家的粮仓,我们对东北旱情予以特别关注。 除了会商旱情以外,我们还将给予一些支持,包括资金上和物资上的支持。会上还要根据形势作出一些决策,比如我们的水量,现在能够用多长时间,下一步是通过打井调水还是别的措施,能够解决目前的缺水问题。现在的重点第一是饮水问题,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夏天用水量都大。第二是要尽量保证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因为这在东北相当重要,同时还要尽力维护生态安全。缺水可能对生态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通过会商,我们将对当前旱情有一个基本判断,并提出下一步应采取的措施,同时对计划用水、节约用水作出妥善安排,支持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以及其他旱区,共同把抗旱工作做好。 水旱灾害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表现在三方面 [主持人]介绍一下水旱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在哪儿?另外,您肯定指挥过防洪抗旱的战役,能否跟大家讲讲您亲眼目睹的灾害是什么样的? [程殿龙]应该说水旱灾害对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既有自然条件因素所致,也有经济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原因。所以谈论水旱灾害对我们国家的影响,应该立足于我们的国家国情。因为我们国家总体来讲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这些人都集中在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区域,山区人口少,这是一个特点。第二,我们国家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全国有三分之一的耕地都在七大江河的下游。第三,我们国家水资源有限,整体上是干旱缺水的国家,所以人都往平原区聚集。第四,我们国家人口多,对粮食需求也大。 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呢?第一,七大江河中下游洪灾仍然是严重的威胁,历史上也有很多洪灾泛滥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的事件。第二,干旱缺水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应该说在北方干旱缺水,无论对农村还是城市,都是一种威胁,甚至对生态也造成严重的影响。也造成牧区草场退化、沙化,这些年确实很严重。第三,对生态的影响也是很严重。一场暴雨,水、沙、石俱下,对生活影响也很大。北方缺水,地下水有限,抽取地下水以后,造成土地沉降、沙化等。也就是说由于干旱引发的次自然灾害,影响也是很严重的。 洪水发生后有关部门积极支援灾区开展抗洪救灾 [主持人]灾区的灾情现在是怎样一个状况?灾民的安置情况怎么样? [程殿龙]洪水发生后,当地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都组织了转移,受洪水威胁的群众都转移到了安全地带。洪水退去以后就开展灾民生活上的安置,主要帮助灾民解决吃的、喝的、住的,因为天气热,湿度又大,容易生病,要解决看病的问题。现在小学没放假,还要解决校舍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在有序开展。水退以后就开始进入下一个阶段,就是重建家园,怎么搞防洪规划、道路复建,水利工程的水毁修复等等。应该说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是有保证的,党中央、国务院都很重视。国家防总以及各成员单位都按照各自的职责积极支援灾区,开展抗洪救灾。 国家防总采取六项措施积极应对可能的旱涝灾害 [主持人]针对今年已经发生的洪涝灾害,包括旱情灾害,国家防总采取哪些对策加以应对?老百姓能不能放心? [程殿龙]以我们国家现在经济条件、社会发达程度和政府高度负责的精神,我可以请广大群众放心,我们一定会做好防汛抗旱工作。针对今年汛期可能来大水的形势,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 一是我们开展了全面检查,检查范围和力度是多年来所没有的。今年有四个层次的检查。第一个层次就是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总总指挥回良玉同志带队到长江流域检查,为什么到长江流域检查?因为长江流域最大、洪量最大、防御起来也是很难的,所以副总理亲自去检查部署。说明我们对防汛工作,尤其对长江防汛工作给予的高度重视。第二,国家防总安排对其他六个流域进行检查,都是部长带队,检查得相当仔细和深入。第三,国家防总各成员单位今年都开展了本系统的检查,比如民政部就检查了针对今年可能发生的洪水和可能发生的旱灾的各项准备工作。交通部也要检查公路等交通设施能不能应对洪水的冲击,同时还要为防汛抗洪提供支持,因为抢险的时候需要提供运输条件。国家防总现有成员单位22个,包括解放军、武警部队都是我们的成员单位,都开展了各项检查。第四,水利部开展了两项专项检查,一是水库。大家知道,水库多是为了防洪修建的,我们国家有8万多座水库,但是大部分都是在建国初期建的,那时候条件有限,许多水库质量较差,尽管这些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除险加固,但就跟人一样,运行几十年,肯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水库有安全隐患,对下游威胁很大,所以今年我们特别强调要把水库安全作为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去检查、去准备。另一个就是台风。去年有个台风叫“桑美”,风速非常大,登陆以后对人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所以今年对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部署。 二是安排资金对水毁工程进行修复,去年发生洪水、山洪和台风的地方,今年都对水毁工程修复作出了专项安排,资金投入比往年都大。 三是特别强调落实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责任制,这是中国特色。只要各级行政首长重视了,各个部门动起来了,形成合力了,可以说无往而不胜。今年国家防总还和监察部联合公布了重要工程的行政责任人,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督促他们把工作做好。 四是开展培训。近两年正处于我们国家地方党委、政府换届,有些领导刚刚走上防汛抗旱新岗位,急需要了解情况,所以今年加强了培训。今年4月,国家防总在湖南长沙举办了第二期地市级行政首长培训班,这个培训班是经中组部批准的,全国有50个地市级行政首长参加了培训,培训主要内容有防汛知识、应急指挥、应急处理等,应该说效果很好。国家防总举办培训班,对全国是一个示范,就是要求新上岗的行政领导要尽快熟悉情况,上岗到位。 五是加强了防汛演练。今年国家防总和总参作战部联合在海河、永定河进行了军地防汛演练,回良玉副总理亲临指挥现场并作出重要指示,效果非常好。演习检验了国家防总预测预报、指挥调度、抢险决策等程序,更重要的是对部队防汛抢险进行了模拟演练,使他们进一步熟悉了情况,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六是我们特别注意加强了防汛抗旱宣传,就是要通过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防汛抗旱意识。突出一点就是今年我们和中宣部组织在京的主要新闻媒体开展了“防汛江河行”行动,一队到长江,一队到黄河,效果非常好,社会反响很大。目的就是要大家提高警惕性,给大家宣传一点防灾减灾避灾的知识,提高群众自救能力。 [主持人]我国现在水旱灾害概况如何? [程殿龙]我们国家水旱灾害是受自然地理条件决定的。我们国家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这个地方濒临太平洋,西北深入欧亚大陆,又是一个干旱的地区。所以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地势是西高东低的形势。应该说气候条件非常复杂,地理地貌结构也非常复杂,尤其是受西太平洋季风气候的影响,导致我们国家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建国以来,我们国家每年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是这样的,农作物基本受灾面积是1.47亿亩,1991年最高,是3.7亿亩。平均每年因为洪灾、山洪、台风等多种原因导致的自然灾害,造成每年有5025人死亡,应该说这个数字是很大的。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我们国家经济条件发展、社会进步,尤其是科技水平的提高,加上党和政府特别重视以人为本这种精神的体现,人员伤亡逐渐减少。建国以来,平均每年是5000多人,到上世纪90年代,平均每年3000多人。到1998年大水以后,到现在平均每年不到2000人。洪灾受灾面积单位面积造成的损失是增加的。这个可以理解,因为我们经济发达了,单位面积的产值增加了。1950年到1960年,平均每年损失是21.9万元/平方公里,上世纪90年代就是134.5万元/平方公里。为什么说洪灾很严重呢?就是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淹不起、淹不得就体现在这方面。 另外就是旱灾。旱灾在我们国家也是多发的,每年都有旱灾发生。从历史记载以来到现在,水旱灾害几乎年年都有,大灾几乎每两年就有一次。旱灾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来讲,给人感觉不是那么风风火火,不是那么急,但是旱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很大,因为我们国家总体上是干旱缺水的国家。建国以来,平均每年农作物受灾面积是3.37亿亩,每年经济损失近100亿,这是直接损失。但是旱灾对经济的影响是放射性的,所以间接损失更大。对北方一些牧区、草场影响也很大。今年入汛,特别是6月1日以后,南方降雨开始增加,强度增大,主要位于珠江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有西江、韩江、东江以及长江三峡地区,这个地区的嘉陵江、乌江,以及浙闽地区出现了强降雨过程。降雨量大约在200到500毫米。500毫米是什么概念呢?这些地区半个月降的雨量相当于北京一年的降雨量。 我国江河治理成就巨大 能防御建国以来最大洪水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了防洪抗旱设施,这些设施哪些是让我们放心的,哪些是不太放心的?比例是否做到了心中有数?什么时候能够做到对这些设施百分之百的放心? [程殿龙]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特别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几十年如一日,进行江河的全面治理。应该说我们国家目前江河治理成就是很大的,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目前我们国家七大江河,从流域来讲,都能防御建国以来最大的洪水。特别是在1998年长江大水以后,中央加大了水利建设的投入。据统计,1998年到现在,全国投入2858亿元,用于防洪工程建设的投资是1734亿元。到2006年年底,全国建成江河堤防28万公里,各类水库8.6万座,总库容接近6000亿立方米,应该说调控能力已经提高到一个较高水平。 我给网民介绍一下,通过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目前这些江河能防御什么样的洪水呢。长江是最大的一条河,目前依靠堤防和合理运用蓄滞洪区,能使荆江河段防御40年一遇的洪水,武汉等地方能防御1954年的大水。1954年的大水是什么概念呢?就是30天的洪量达到200年一遇的标准。目前三峡工程已经具备拦洪蓄洪的能力,可以发挥作用了,尽管没有完全竣工,但已经发挥了明显的防洪作用。建成以后,通过运用堤防、河道、蓄滞洪区,加上三峡工程的拦蓄,长江荆江河段可以达到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黄河防洪的重点是在下游地区,由于泥沙淤积,导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面,形成地上河,因此,黄河一旦发生险情,对我国社会经济影响非常大。假如不考虑水库拦蓄,也不考虑蓄滞洪区调蓄,只靠堤防的话,黄河下游只能防御10到20年一遇的洪水。由于黄河新建了小浪底水库,这是一个特大型水库。和它联合运用以后,黄河下游防洪标准可以达到近100年一遇。如果再和东平湖等蓄滞洪区联合运用的话,花园口这个地方可以防御22000立方米/秒的洪水。 我再介绍一下和北京关系比较密切的永定河标准,永定河上有官厅水库拦蓄,联合运用大宁水库、小清河分洪区后,北京城区可以达到万年一遇防洪标准,是相当安全的。第二,沿海地区的海塘能力。按照我们国家的规范和目前经济发展程度,我们国家沿海地区的海堤都是按照防12级台风,12级风力加上风暴潮设计和建设的。在这个标准以下,海堤的安全是有保证的。我国海岸线长度1.9万公里,需要建设1.36万公里海堤。海堤有重要海堤和一般海堤之分,要根据地形、经济发展条件等方方面面作出相应的规划。还有就是防御抗旱能力。应该说通过调度,通过开源节流,确保重点,统筹安排,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具备了防御中等干旱的能力。 来源:中国政府网 2007年06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