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重庆市水利局代表做交流发言

2012-03-26

重庆市水利局副局长韩正江做交流发言 

健全体制机制 创新管理模式

  全面加强重庆市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2011年,根据水利部统一部署,重庆市健全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模式,顺利推进了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截至今年3月,我市已全面完成了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三年的实施方案编制,其中,2011年实施方案获批并落实地方配套资金9729万元,3618个站点及1个应急机动测验队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一是中央高度重视。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2011年中央1号文件及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的讲话,对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二是水利部全面部署。2011年7月,召开了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会议,陈雷部长在会上对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8月水利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工作会议,对项目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三是重庆市加大协调力度。10月17日,我市召开全市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了全国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重庆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和管理工作,落实了项目方案优先批复、资金优先解决、用地优先落实的“三优先政策”,为项目建设开通了绿色通道。四是区县政府积极配合。各区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成立了区县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区县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抓,顺利推进了全市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工作。截止2012年3月5日,全市有建设任务的37个区县中,已有27个区县与中标单位签订了安装及设备采购合同。

  二、理顺体制是保障。2009年,重庆市颁布了《重庆市水文条例》;2010年,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重庆市水文条例>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我市水文分级管理体制,确立了水文分级管理职责,对全市区县水文机构设置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2011年,全市38个区县均获编委批准成立了专职水文管理机构,落实了办公场所、专业技术人员招聘及办公经费等,明确了其职能职责,增加水文工作人员编制253人,水文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管理序列,率先确立了水文分级管理模式,为我市开展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工作提供了体制保障。

  三、前期工作是基础。一是全面完成实施方案编制。我市遵循“科学布设、突出重点、保障安全、强化管理”的原则,全面完成了三年的项目实施方案,其中2011年实施方案获得了市发改委的批复,其效率高、速度快在全国名列前茅,为投资计划安排做好项目储备。二是完成站点选址并取得许可手续。我市已完成2012至2013年全市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新建站点及巡测基地的选址,并全部取得国土、规划、环保等相关许可手续。三是加快建设征地工作。各项目区县征地工作正加快推进,预计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并取得土地使用权,为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创新模式是亮点。一是明确项目法人。以区县水文管理机构为支撑,创建了38个区县水文机构为项目法人管理模式,各区县成立了以区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发改委、财政、国土、规划、建设、环保、水利等单位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协调落实项目建设配套资金、运行维护经费、水文站建设用地等事宜,明确了法人责任,落实了项目建设责任制,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确保了系统建设项目高效运转。二是落实项目建设质监单位。明确了38个区县政府质量监督单位,彰显了“38双监督眼”的优势,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对项目建设站点实行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水文专职机构负责项目前期准备、施工组织、建设资金筹措及管理、施工验收、财务审计和运行维护,区县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机构负责项目的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并对工程质量进行备案制,未经监督站备案的工程,主管部门一律不能验收,工程不得投入使用,项目验收实行法人验收和竣工验收,并由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巡查。三是依法开展招投标。我市对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采取了市级集中招标采购和区县集中打捆招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招标,项目资金节支率达34%,确保项目建设合法化、规范化、节约化。四是落实建后管理。在实施方案批复中,我市明确了各水文测站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每站配备3名专业技术人员,运行维护费由区县财政在预算内统筹解决,为项目的建后管理提供了政策保障。

  五、标准体系是保证。一是出台地方技术标准。建立和完善了《重庆市水文监测站网布设技术导则》、《重庆市水文技术装备标准》和《重庆市水文资料采集整编及汇交标准》等地方水文行业标准,并积极开展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为招标文件编制、水文站选址、仪器设备配置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今年,我市又编制了《重庆市水文测报系统维修维护技术标准》、《重庆市水文测报系统通讯规约》、《重庆市水文巡测技术标准》等三个技术标准,从技术上保证了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的顺利实施。二是印发行政规范文件。我市先后印发了重庆市水利局《关于规范水雨情水文监测设施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重庆市水利局关于水雨情监测设施土建及设备安装工程野外现场验收技术要求的通知》等行政性文件,为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

  各位领导,重庆市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兄弟省市相比仍有差距。今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大家的先进经验,加快推进我市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不断提高水文监测和预警预报能力,全面推进重庆水文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3月26日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7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