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陕西省水利厅代表做交流发言

2012-03-26

 

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薛建兴做交流发言   

抢抓机遇 真抓实干

全力开创陕西水文事业发展新局面

尊敬的胡四一部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全国水文工作会议在古城西安召开,充分体现了水利部对我省水文事业的关心和厚爱。我谨代表陕西省水利厅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2011年,在水利部的关心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治水兴陕战略的引领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把水文工作放在全省水利工作的突出位置,牢固树立“大水文”理念,推动“行业水文”向“社会水文”转变,坚持“开放办水文”、“工程带水文”,抢抓渭河陕西段综合整治、引汉济渭、东庄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和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建设机遇,增强信心,凝聚力量,顽强拼搏,加快发展,水文事业呈现出发展快、成效大、面貌新的喜人局面,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根据会议安排,现就2011年陕西水文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狠抓前期规划,水文资金投入显著增加。坚持以规划促进项目,以项目争取投入,以投入加快发展。我们按照科学严谨、适度超前原则,编制完成了《陕西省水文基础设施“十二五”建设规划》、《陕西省水文事业发展规划》并上报省政府,规划“十二五”水文投入资金21.8亿元。抢抓国家加大水利投入历史机遇,编制完成了《陕西省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洪水易发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以及防汛非工程措施建设规划》等一大批重点项目规划,其中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三年规划投资4.03亿元,落实年度资金达到1.41亿元。坚定走“工程带水文”的路子,在全省江河治理、防洪保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信息化等工程建设规划中,统筹考虑水文设施建设与改造,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去年以来,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引汉济渭等“十大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按行政区域布设水文站网,在汉江流域设立专用水文站,加快建设东庄水库水量水质监测站网,为全省重点工程建设提供坚持的水文基础支撑,加快改变水文发展滞后局面。此外,坚持“多条腿走路”,通过与流域机构和地方政府实行共建共管、争取省财政设立水文专项资金等途径,积极开辟和扩大水文资金来源。经过自我加压和不懈努力,去年水文事业经费和基建资金呈现跨越增长,跨上了亿元新台阶,共落实资金1.78亿元,较去年增加1.58亿元,其中落实事业经费1917.65万元,较上年增幅152.08%;落实专项资金1260万元,较上年增幅18.55%;基本建设资金1.46亿元,接近“十五”和“十一五”的总和。

  二、当好尖兵耳目,防汛测报工作有力有序。立足陕西洪涝灾害频发尤其是渭河小水大灾、陕南秦巴山区山洪灾害防不胜防的基本省情水情,按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的要求,把水文监测和洪水预报作为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坚持开展水文科研攻关和技术练兵,着力提高水文测报预报水平,当好防汛尖兵和耳目,全方位服务防洪保安大局。2011年,我省先后经历15次大范围降水过程。省内设站河流有55条82站出现洪峰846次,其中29条河流36站出现超警戒流量洪峰111次,3条河流3站出现超保证流量洪峰,洪峰次数和超警洪峰次数均为10年之最。6月20-22日陕南强降水,水文部门提前2个小时准确预警预报,为白河县迅速组织沿岸5个乡镇、1000余户、4000余名受威胁群众的安全转移争取了宝贵撤离时间。9月份,陕北南部、关中及陕南先后出现三次大范围秋淋降水过程,造成汉江、渭河出现超警戒洪水,渭河下游出现1981年以来的最大洪水过程,华县站洪峰流量比“03·8”超出1720立方米每秒,临潼站出现1961年建站以来最高水位。降水强度之高、洪水量级之大多年少有。面对严峻汛情,广大水文干部职工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顾全大局,不畏艰险,顶风雨、战恶浪,准测快报,科学研判,为各级领导和防汛指挥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水文信息,为渭河抗洪史上奇迹的创造提供了坚实基础。省水文局得到了省政府、省防总的充分肯定,被授予“2011年防汛抗旱抢险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三、突出薄弱环节,水文基础建设成效斐然。强化业务立局、科技兴局、人才强局,坚持“开放办水文”,加强人才培养,注重能力建设,认真履行职责,提高服务水平,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调整建设思路,强化工程管理,完成了中小河流洪水易发区水文监测一期251处雨量站、9处水位站建设以及省级水情站自动测报143处站点建设任务,水文信息自动采集率大幅度提升。在测站改造建设中,积极探索使用先进测流仪器,大幅提升了水位、流量等水文要素测验的准确化、信息化水平。规范建设程序,提升建管水平,制定完善了陕西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果,为确保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分期举办了土壤墒情监测、水文资料整编、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水文基建财务管理暨规划与建管、宣传等多个专题培训班,参加学习培训累计达600多人次,培训密度之强、人数之多创陕西水文历年之最,有力提升了水文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连续三年每年选送优秀职工到高等院校学习培训,组织技术干部赴科研院所进行新仪器、新设备学习培训,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水文测报设施得到广泛应用,开展全省水文职工技能竞赛,使一批年轻化、专业化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加快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水文大发展、大变化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水文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以本次会议精神为动力,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对水文工作的指导要求和决策部署,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强化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做好水文测报工作,加快水文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开创陕西水文发展新局面。一是全面实施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工程建设。结合我省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谋划,探索新路,努力实现陕西中小河流水文监测建设新发展。二是加强水文测报和旱情墒情监测工作。紧抓水文测报工作主业和核心,采取得力措施,提高水情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自动化能力,扎实做好中小河流洪水易发区水情预警预报工作,提高预报精度,发挥水文在防汛抗旱中的“参谋”、“耳目”和基础支撑作用。三是稳步推进水文基础工作。积极实施按行政区域设立水文机构工作,加强水质水量同步监测评价,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全面完成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和分阶段限排意见,开展渭河、汉江排污口核查,全面完成全省河湖普查任务。

  近年来我省水文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乘这次会议东风,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虚心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先进经验,牢牢把握水文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大力践行“大水文”发展理念,全面提升陕西水文的支撑保障与服务能力,为水利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3月26日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7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