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财务监管模式 保障水利资金安全
近年来,在中央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等重大战略决策的政策推动下,我省水利建设投入呈高速增长态势。最近5年,全省水利投入连年创下历史新高,2011年达到151.78亿元,年均增长率达56.4%。为确保大规模水利建设中的资金安全,我厅坚持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人员培训为基础,狠抓涉农水利资金的监督管理,在创新资金管理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是依托现代科技,创新监管手段。针对当前水利项目点多面广、资金总量大、管理难度大等实际情况,我厅从2008年开始组织研发“贵州省涉农水利资金监管系统”,按照涉农水利资金管理的相关要求编制软件程序,固化为计算机网络工作流程。在全省水利系统省、市、县三级实现联网办公,实时、动态地对项目和资金进行监管,实现无缝对接。该网络系统共有32个功能模块、1个举报接收管理系统和1个公示网站。32个功能模块的内容涵盖项目名称、项目所在地、项目投资额、资金到位情况、招投标情况、项目完成进度及图片、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情况、项目验收情况等,所有信息都可在网络系统的32个功能模块中进行动态监控。通过对系统升级完善,将大中型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纳入了网络管理,实现了对各级、各类水利项目实施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的全面监管。我厅把开发涉农水利资金管理网络系统作为推进我省水利资金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抓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推进资金管理的系统化、网络化,显著提升了资金监管的工作效率。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资金管理。我厅狠抓了水利资金管理制度建设,会同省财政厅先后制定了《省级防汛抗旱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以及水土保持、农村饮水安全、“三小”水利、小型水力发电、小型农田水利等建设项目省级补助资金的管理办法,在全省初步形成了运转规范协调、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加强监督管理的水利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做到了各项水利资金使用都有章可循。通过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有效避免了资金被挤占、挪用、转移等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
三是强化管理培训,提高监管水平。多年来,我厅坚持不懈地开展财经法规、基建财务、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等财务管理培训工作,重点针对财务检查、稽察、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加强培训,突出实务操作,注重培训实效。如在基建财务培训方面, 我们每年都有重点的为新开工工程和新从事水利工程建设财务核算的财务人员及部分市、县水利局分管水利建设的局长、县财政局会计核算中心从事水利工程建设财务核算的人员举办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及核算、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编制培训班,从源头上保障基建财务管理的规范。近几年,我厅共培训了2000余人次。通过培训,既提升了财务管理水平,又增强了自律意识。
四是落实监管职责,确保资金安全。我厅很重视对中型水利工程建设财务核算和资金使用的监管,虽然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各方面已进入规范化、常态化,但我们也没有放松监管。针对项目法人单位相对独立,而网络系统还没有深入到对资金规范使用和财务核算监管的情况,在强化基建财务核算和资金监督方面,我厅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开展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资金管理和财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为项目资金的安全又增加一道保险。
二、取得的成效及下步打算
通过以上努力,我厅涉农水利资金监管主要取得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成效。一是提高了监管效率。“贵州省涉农水利资金监管系统”的成功开发与应用,让每年近万个水利项目实时、动态接受监督管理成为了现实。二是拓宽了监管渠道。“贵州省涉农水利资金监管系统”网络已经延伸到了乡(镇),项目所在地老百姓可在政务公开触摸屏上查到村里的项目,每一位群众都可以成为水利项目监督实施的主体。三是保障了资金安全。网络技术加制度保障,已经成为我省水利建设资金安全的双保险。2011年3月,我厅曾通过“贵州省涉农水利资金监管系统”自动检测出300多个项目存在实施进度慢、资金沉淀等问题,通过自上而下的监督管理和有针对性的检查,督促所有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四是推动了项目建设。资金和项目的有效监管,推动了全省大规模水利建设的有序开展,近年来,我省完成水利投资的力度明显加大,水利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群众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受益明显增多。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