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实现全过程常态化管理
湖南省长沙县人民政府
长沙县地处湘江下游,紧临省会长沙市,地形以丘陵为主,全县总面积1997平方公里,总人口78.2万人,2011年财政总收入120亿元,完成县级以上财政水利投入6亿多元。近年来,长沙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行城乡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按照“安全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资源水利、法制水利”建设思路,将水利作为防灾减灾的一道基础屏障,作为保障民生的一个根本任务,作为“两型”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管理体制,健全服务体系,着力创新水务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以质量、安全和效益为核心,以水务工程建设全过程、常态化管理为抓手,切实加强水务工程质量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具体做法是:
一、创新监管机制,完善体系建设
按照“投、建、监、管分离,制度体系健全,行业全程监督,管理全面覆盖”的思路,科学机构设置,明晰职能职责,加强水务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建设。
一是完善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成立了水利建设投资公司、水务工程建设中心、水务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心、水务工程管理中心等机构。县水务局主抓规划计划等工作,落实水务建设投入政策;水利建设投资公司负责市场融资,保障重点水务项目投入;水务工程建设中心承担需由县级担任项目法人的重点工程建设管理职能;水务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心履行水务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行政监督职能;水务工程管理中心负责工程运行管理的行业指导、监督和考核,确保各类工程长期良性运行;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负责现场跟踪评审,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同时,县水务局面向社会聘请水务工程质量监督员,公布监督电话,畅通举报渠道,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切实加强日常监督,形成较为完备的水务工程质量监管体系。
二是出台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出台了《长沙县水务工程投资管理办法》、《长沙县水务工程建设管理办法》、《长沙县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施细则》、《长沙县“民办公助”小农水工程实施办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图集》等规范性文件;县政府成立了标后监管领导小组,开通了工程信用信息网;建立了勘测、设计、监理、检测单位预选库;对小农水工程,要求严格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图集》施工,采取“先建后补”的办法,经县水务、财政、监察联合验收合格后方可拨付补助资金。实现了所有水务工程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监督和管理。
二、突出重点环节,实现全程监督
长沙县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突出设计审查、报监审批、现场巡查、质量检测、阶段验收等重点环节,实现全程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一是注重前期介入。根据《长沙县水务发展综合规划》,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建立项目储备库。按程序引进优秀设计单位参与水务工程设计,成立工程项目评审小组,聘请资深专家对设计成果进行评审,组织技术骨干对施工图进行审查,确保方案可行,技术可靠,为质量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二是规范监督程序。建立了质量与安全生产报监审批和项目开工许可审批相结合的联审制度;针对不同项目特点,逐项目制定监督计划,使监督工作更具针对性、操作性,提高监督工作效率。参加施工技术交底会,强调关键工序、关键部位的施工要点,让参建各方牢固树立质量控制与保障意识。严格执行事前报告审批、事中监督检查、事后处罚通报制度,让监督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三是加大现场巡查。坚持对所有在建工程质量进行日常巡查,与参建各方共同探讨解决技术难点,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事前干预,对存在的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狠抓整改落实,确保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
四是加强质量检测。质安监中心配备专用检测设备,采取现场检测与实验室专业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抽样检测,及时反馈结果,发现质量缺陷,督促参建单位限时整改并予以相应处罚。
五是严格验收管理。质安监中心参加重要隐蔽工程、关键工序、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完工验收,各阶段验收资料未经质安监中心签章认可的,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业主单位不予支付工程款,县投资评审中心不予受理项目结算评审。
三、公开监管结果,规范市场行为
长沙县水务工程建设质量坚持“必须万无一失、否则一失万无”理念,建立水务工程质量管理“黑名单”制度,对水务工程建设质量问题实行“零容忍”。
一是建立质量公示制度。及时收集水务工程质量安全信息,对参建单位进行考勤。掌握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是否存在资质挂靠行为,要求项目现场管理人员必须与合同约定一致,实名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每月定期公示质量与安全督查结果,并印发各工程参建单位和参建人员,抄报各级主管和监督部门。
二是建立结果运用制度。严格水务工程质量奖惩办法,强化检查结果运用。建立优秀单位项目库,对认真履约、保证质量、节约投资的参建单位和建造师,予以通报表扬,优先安排应急工程和非标工程业务。发现存在资质挂靠、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服务不到位、工作不负责等问题的参建单位和人员:第一次,实行通报批评,责成整改;第二次,约谈单位法人代表,责成出具书面整改承诺;第三次,按程序上报相关机关,记入不良行为记录,在一定时期内限制进入本县建设市场。
通过一系列措施,我县水务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新建水务工程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68%,水务建设市场逐步规范,实现了工程、资金、队伍三个安全。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水务建设质量管理事关全局,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永无止境。我们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虚心向先进单位学习,积极探索,不断完善水务建设质量监管办法,切实保障新一轮大规模水务建设的顺利实施。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