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进军的号角,开启了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崭新征程。十八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提出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更高要求。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阶段,水利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从工业化基本实现的要求看,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必将带来防洪压力加重、用水总量增加、污染风险加大。而用水总量只能从2010年的6000亿m3增加到6700亿m3,增幅不足12%;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须从2010年的不足50%提高到80%以上,因此,全面提升防洪能力、大幅提高用水效率、切实强化水资源保护的任务极为艰巨。
从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的要求看,2020 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城镇人口增加到8.7亿,新增1.8亿城镇人口,将新增150亿m3刚性用水需求。在大部分城市现有供水水源基本开发殆尽并存在缺水的情况下,一方面需要满足1.8亿新增城镇人口的水源、供水设施、排水设施、污水处理等需求,另一方面还需要提高现有供水保证率、供水质量,这些都对水利工作提出严峻挑战。
从农业现代化成效显著的要求看,2020 年粮食消费总需求将达到5.76亿吨,新增粮食需求9%,同时以集约化、机械化、专业化、精细化为特点的现代农业必将要求更高水平的水利保障,一是要确保农业与粮食生产的用水,二是要按照农业现代化要求完善并改造传统农田水利设施,三是要创新并建立新形势下的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机制。
从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的要求看,伴随着国家信息化和公共管理信息水平的显著提高,要以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水资源监控系统为主要内容,加快建设覆盖面广、适用性强、科技含量高的“智慧水利”,以提高水利管理水平。此外,全球气候变化也势必影响着水利的发展与变革。
总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水利的需求从低级到高级、从传统到现代、从建设到管理,呈现多样化态势,水利必将处于建设高潮期、管理提升期、改革攻坚期。
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我们要立足岗位,扎实工作,深入开展事关水利改革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研究,并努力形成高质量的成果,为决策服务、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服务。我们认为应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重大问题研究:在水利发展战略方面,谋划节水防污型社会推进、粮食安全用水保障、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维护国家水权益等。在水利建设方面,研究防洪减灾体系升级、重大水资源调配工程推进、水利金融融资、水利建设用地保障等。在水利改革管理方面,健全水利工程管理机制、完善河湖管理举措、开展水安全风险管理、探索推进水权交易。在水利发展新领域方面,研究推动农村家庭排水建设、农村水环境整治、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等政策措施。在水利能力建设方面,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水利科技创新体系、推进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不断完善水利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