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水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承载资源之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将发挥更加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中央治水兴水决策部署,结合珠江流域市级,维护河流健康,建设绿色珠江,大力推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
一、做好绿色珠江建设战略规划,丰富完善新时期治江思路。
珠江自然形态丰富多样,河川水量丰富,水质好,河流动力及水体修复能力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水生物种和陆生五中丰富,建设绿色珠江,具备较好的自然生态条件。目前,《绿色珠江建设战略规划》已经全国专家咨询。我们将按照十八大精神,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使之成为新时期治江的顶层设计。
二、提升流域防洪安全保障水平,避免生态系统的毁灭性灾害。
珠江流域防洪体系尚未完善,若发生1915年型洪水,不仅将对珠江中下游,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将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毁灭性破坏。
1、全力推进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
在工程设计中,尽可能减少对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在工程建设中,在工程运行管理中注重生态环保低碳,统筹好防洪、水资源管理、水生态,充分发挥枢纽的综合效益。高度重视工程建设中的移民问题。
2、发挥已建水电站的生态补修作用。
针对极端天气多发、频发,为保障流域下游生态需求,要进一步挖掘已建水电站龙滩、岩滩的生态补修调度作用,推进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统一管理。
3、完善流域防洪非工程措施
三、依托国家农发项目,加强珠江上中游石漠化治理步伐。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珠江上中游石漠化分布范围广,水土流失严重,我们要在总结珠治试点工程经验的基础上,抓住国家加快滇桂黔岩溶区连片扶贫攻坚的机遇,以国家农发项目为起点,加快上中游石漠化治理步伐。
四、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抓手,夯实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基础。
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四项制度”,要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进一步落实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排污监督,抓紧制定主要河流、河段、水量分配方案。要严格用水效率控制,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要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开展以省界水体和重要水鱼水功能区的水质监测工作,简历重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和快速反应机制。
总之,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按照部党组治水新思路,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权利推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