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太湖防总作交流发言

2012-02-02

统筹洪水与水量调度

科学制定流域调度方案

太湖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2012年2月

  太湖流域经济发达,但防洪、供水、水环境、水生态问题突出。为此,太湖局按照国家防办要求,组织流域两省一市开展了《太湖流域洪水与水量调度方案》(以下称《方案》)编制工作。《方案》综合考虑了防洪、水资源、水环境等问题,通过强化洪水与水量统一调度,统筹防洪与供水、流域与区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需求。《方案》体现了新形势下防汛抗旱调度理念的转变和升华,是“两个转变”的实践载体,是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的重要依据,对保障流域“三个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编制背景

  一是流域供水、水环境、水生态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太湖流域本地水资源总量176亿立方米,但2010年用水量已达355亿立方米,供需缺口大。同时,流域河湖水质普遍超标,蓝藻水华时有发生,迫切需要增加水资源量,改善水环境,维护水生态。二是防汛抗旱调度理念不断转变。2009年《抗旱条例》确立了抗旱水量统一调度制度,2011年《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强化了流域防洪和水资源统一调度。近年来,太湖局按照防汛抗旱“两个转变”要求,积极探索调度工作“四个转变”,逐步由单一的防洪调度转向综合调度。三是流域水利工程调控能力不断提高。十多年来,太湖流域水利工程体系不断完善,防洪与水资源调控能力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综合利用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为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迫切需要制定符合流域现状工况,能统筹流域防洪与供水等综合需求,可指导洪水与水量统一调度的调度方案。

  二、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主要内容:《方案》包括太湖流域工程体系、设计洪水、设计枯水、调度原则、太湖调度控制水位、洪水与水量调度、非常措施、调度权限以及附则等9部分。《方案》明确了流域洪水及水量调度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常规与应急情况下的调度程序和调度权限,完善了流域水利工程调控方式和调度模式。

  (二)主要特点:一是结合了洪水调度与水量调度。统筹考虑流域防洪、供水、水环境等需求,形成汛期与非汛期调度相结合、洪水与水量调度相结合的综合调度方案。二是统筹了流域调度和区域调度。兼顾流域与区域需要,既加大流域供水保障程度,又确保流域及区域防洪安全。三是实现了水量与水质联合调度。明确了引水入湖水质标准及调度指标,确保量质并重。

  三、主要体会

  (一)国家防总和水利部高度重视是《方案》出台的有力保障。国家防总、水利部高度重视《方案》编制工作。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和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多次就《方案》编制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国家防办多次听取汇报,并派员赴太湖流域协调指导,促进了《方案》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二)流域省市顾全大局是《方案》出台的重要基础。流域两省一市非常重视和支持《方案》编制工作,认真对待《方案》编制中的问题,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发扬团结治水、顾全大局精神,使最终出台的方案兼顾了流域与区域以及各区域防洪、供水等不同需求,是一个流域与区域共同受益的方案。

  (三)充分的技术论证和沟通协调是《方案》出台的必要条件。组织对太湖防洪控制水位及雨洪资源利用等开展了大量专题研究,对调度方案进行了充分论证和比较。叶建春局长及分管局领导多次率队赴有关省市沟通协调,为《方案》出台创造了条件。

  四、2011年调度实践

  2011年1~5月,太湖流域降雨量创60年来新低,太湖及地区河网水位持续下降。面对旱情,太湖局根据《方案》,全面加大水量调度力度。1月1日至6月9日,通过望虞河常熟水利枢纽调引长江水22.7亿立方米入流域,其中望亭水利枢纽引水入湖12.4亿立方米,通过太浦闸向下游供水3.2亿立方米。

  引水入湖相当于抬高太湖水位约0.5米,有效减缓了水位下降趋势,满足了周边用水需求;改善了太湖及周边河网水质,太湖及重要水源地水质总体良好;遏制了蓝藻大面积暴发,保障了供水和水生态安全,全面抗旱取得显著成效,确保了大旱之年无大灾。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2月2日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7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