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水文化

大别山中绿色瑰宝

发表时间:2024-02-29

  □张剑虹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七里坪镇,一个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光耀千秋的地方,一个在神州大地广为传颂的地方,一个被大自然眷顾、被奇山异水垂青、被独特资源禀赋成就的地方。

  名山秀水环抱的七里坪,一派旖旎风光,为这里筑起一道坚固的生态屏障。七里坪的水,虽蜿蜒多变,却一路流淌。“唯有此河独向西”的倒水河干流,过檀树岗,出戴世英村后,在七里坪东面连绕几个S形大弯,蜿蜒经过十余个村落后,从古峰岭村的叶家畈向西直插。

  “长堤春水绿悠悠”的七里坪河(倒水河西源),从河南省新县流入七里坪镇草鞋店村后,一路环山绕岭,穿沟过壑,逶迤向前。沿途流过天台山、黄石崖、鸡公寨以及多个村落,从七里坪镇西面流过,沿张家湾村等11个村奔向七里坪的万田畈村,与倒水河干流汇合后共同奔流向前。

  两条流淌着历史、浸染了红色、满载着传说的河流,就这样一东一西,涵养了七里坪的灵气,哺育了七里坪的人民。

  七里坪因河而立、因水而兴,引来俊杰云集,成为七里坪黄麻起义策源地、鄂豫皖革命发祥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中心,成就了“中国红军第一镇”的赫赫威名。

  大革命时期,七里坪村村有苏维埃,塆塆有赤卫队,家家有共产党员,户户有人当红军。七里坪街上激昂的革命歌声飞扬,河岸边、河滩上尽是要参加红军的青壮年。八一村曾是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和中央政治保卫局第三分局鄂豫皖特区政治保卫局的驻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展历史上的许多大事就是在这里谋划实施的。

  1930年春,黄安县苏维埃政府还在七里坪创办了鄂豫皖地区第一所列宁小学,学校就设在七里坪河的河滩边,学校第一任校长为革命烈士戴克敏的父亲戴雪舫。七里坪河宽阔的河滩就是学生们开展体育、军事教学、锻炼身体的最好场地。鄂豫皖边特委领导人徐朋人、徐宝珊等都曾在学校担任兼职教师。1932年7月,国民党进驻七里坪后,列宁小学被迫停办,至此,学校共培养了200余名理想坚定、意志坚强的革命者。

  1947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9月2日,刘邓大军先头部队由红安人王近山任司令的第六纵队第十七旅,在旅长李德生、政委何成柱的率领下,从河南沿着倒水河南下进驻红安七里坪。10月1日,刘伯承、邓小平率大军主力从河南新县顺河而下,于10月3日顺利进入七里坪境内。

  在汩汩水流的滋润下,如今的七里坪,享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第一红军镇”等美誉,这座古镇正在持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2月29日

作者:张剑虹
责任编辑:罗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