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推广 > 广告

江苏水文连云港分局开展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

打开家门见江河 水文科普助推融合实践

发表时间:2025-09-22
  近日,江苏水文连云港分局紧扣“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科普月主题,举办水文开放日、智慧研学、科普课堂等系列活动,诚邀社会各界人士走进科普“体验馆”,了解水文知识。
  群众科普,精心谱写“开放水文”智慧新篇
  9月8日—12日,连云港分局举办了“水韵复兴号 智启未来水文实验室”“探秘黑林水文站 读懂水文黑科技”两场特色科普活动。精心设计主题科普体验路线,配套制作科普手册,创新科普体验互动方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极具代表性的水质实验室、科普型水文站。有关单位、社会团体以及教师、学生等300余人先后来到开放场所,共同探秘水文科普“体验馆”,感受水文“黑科技”。活动通过全国科普月活动平台进行发布,并获全国科协、省科协推荐。
  9月15日,江苏海洋大学、连云港市及区县生态环境局、连云港市徒步协会等单位和团体走进江苏省水环境监测中心连云港分中心,参加水文开放日活动,沉浸式体验水质检测全流程。在讲解人员的引导和专业生动地讲解下,大家参观了样品室、分析室、水生态监测室等核心功能区,了解了水质监测的相关知识。参观过程中,科研群体与技术人员探讨了智慧水文、智能水质监测等前沿话题,活动气氛热烈。
  9月12日,赣榆区抗日山小学师生团队走进黑林水文站,连云港分局科普员通过展示智能设备、设置沉浸式观测体验、科普趣味知识等方式,为同学们开展了一场生动的水文科技实践课。无人机、无人船、视频测流系统等新型设备引发师生热烈讨论。“这艘黄色小船能自己规划路线测流量,把数据实时传回系统!”技术人员操作无人船演示时,同学们凑近观察。缆道房大屏动态展示着连云港站区水文数据采集系统,云中雨、落地雨、河中水的全要素监测网络,让师生直观感受到“一滴水”的旅程,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科普,让大家直观认识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智水对话,携手共绘“水韵港城”生态新篇
  在举办各类科普活动的同时,连云港分局水文人还积极“走出去”,学习前沿技术,创建开放共享交流平台。
  9月10日,连云港分局带着提升水文监测服务智能化水平、智慧管控平台建设等现实课题,奔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方洋水务有限公司开展“智水对话 水韵港城”科普研学活动,让科技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走进生产一线。
  连云港分局研学团队一行实地参观了应急备用水源地、石化产业基地运管服务中心、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研发中心等地,深入了解水处理领域先进技术和创新实践。实地参观了香河湖水源地,了解新区供水调蓄能力,结合生态湿地净化与智能调蓄系统建设,双方就动态监测上游来水水质水量、调水沿线工程运行状态,保障新区供水安全等话题进行交流探讨。在石化产业基地运管服务中心,大家通过全息投影沉浸式体验徐圩新区发展脉络,看到了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徐圩新区的创新实践,让水资源管理既能算清“经济账”,更能算好“生态账”。连云港分局和徐圩新区还将进一步深化协作,整合科研资源及力量,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薪火相传,童心筑梦“科技水文”未来新篇
  9月17日,连云港水文分局青年技术骨干走进连云港师专一附小开展题为“从水密码到蓝未来 童心筑梦水文科技星河”的科普讲座。活动通过知识讲解、互动实验和有奖问答等形式,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水文科技盛宴。
  分局“科普”老师以“水循环与水资源”为切入点,结合全球水资源分布图与连云港本地水文特征,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水资源短缺的现状。通过对比南北水资源差异,讲解南水北调工程及其东线、中线、西线“四横三纵”的调水格局,学生们对“水往高处流”的工程奇迹表现出浓厚兴趣,在竞答互动环节,学生们纷纷踊跃抢答。本次活动特别融入水文化元素,通过“大禹治水”动画短片,讲述中国最早的水文测量历史,让学生感受到水文不仅是科学,更是承载文明基因的文化符号。现场还发放了节水手册和文创文具,鼓励学生将节水理念带入家庭。
  青少年是未来治水兴水的生力军,连云港水文分局将持续深化“水文进校园”活动,依托黑林站等科普园地,探索VR水循环、AI水质测量等数字化课程,不断增强科普活动的科学性、互动性。此次活动不仅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科学探索的种子,更通过研学科普辐射家庭与社会。随着“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的持续推进,连云港水文分局勇于创新实践,书写新时代“人水和谐”的生动篇章。
 
 
 

作者:谢晓艳 王桂林
责任编辑: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