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许忠贤 记者 杨飞
凭着一名共产党员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拼搏精神,10年间,他把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打造成国内首家上市的专业节水灌溉企业;凭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他高度重视产品、工程质量和周到细致的售后服务,10年来,企业累计为农民节支增效达5.3亿元。他就是党的十八大代表,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禹节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栋。
穿越艰辛 走向辉煌
镜头一 2009年10月30日,大禹节水集团上市的钟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敲响,大禹节水集团成为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节水灌溉的创业板上市公司。
镜头二 2012年4月28日,在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王栋光荣当选中共十八大党代表,这是甘肃民营企业唯一的党代表,也是水利企业唯一的党代表。王栋说:“这是党和政府对大禹节水集团长期以来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高度认可,是党和政府对企业极大的信任和鼓励,是对大禹节水集团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真抓实干的高度肯定,也是对我坚持节水灌溉事业的肯定和鼓励。”
12年前,为拯救一个资不抵债的小厂和70多名工人,王栋放弃酒泉市水利局机关干部身份,下海接手酒泉地区节水灌溉材料厂。与所有的创业者一样,王栋也经历了难以言说的苦难。对创业之初的艰辛,王栋说:“那段日子,我们是熬过来的。整整一年多,整天东奔西跑,跑设备,跑资金,跑项目,没白天,没黑夜,没一分钱的工资,我连家里的房子都押给银行了。赚一点钱,全都投到发展里了。”
2003年,国家高度重视、支持节水灌溉事业。王栋及时捕捉到这个信息,经过一番努力,大禹节水集团参与了日本协力银行与中国政府合作的节水工程项目。工程历经4年,经营收入高达8000万元人民币,公司从此进入飞速发展期。
2009年是大禹节水集团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年份。这年10月30日,大禹节水集团成功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节水灌溉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司的资产规模也因此跃升至近6亿元。王栋激动万分,他写下了诗一般的语言:“这是我此生所听到的最美妙、最扣人心弦的音符;这钟声,是为大禹节水磨砺十年、终成正果而高奏的凯歌,它使人兴奋,令人激动;这钟声,是为大禹节水集团凭借资本市场向更高、更远目标继续奋进而吹响的冲锋号,它催人奋进,令人神往;这钟声,是资本市场要求大禹节水诚实守信、规范运行、防范风险而长鸣的警钟,它教人谨慎,发人深省!”
对于企业上市后承担的责任,王栋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上市成功,虽然给公司带来了机遇和荣耀,但同时也让我肩负起了更大的责任和使命。财富的享受是有限的,荣耀的光环是短暂的,但作为一名党员,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是永远的,也是重大的。”
正是这份责任和使命,催促着王栋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敢有丝毫懈怠:企业上市前一年的营业总收入为2.11亿元,2011年增加到4.3亿元,现总市值达30多亿元人民币,下辖天津、内蒙古、新疆、酒泉等八大节水灌溉生产基地和近百家海内外营销服务分支机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技术创新 领跑未来
镜头三 2012年6月26日,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联合召开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工作会议,全面启动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大禹节水集团作为唯一的施工单位代表发言,王栋郑重承诺,坚持统筹协调,科学规范施工;坚持以质量为生命、品质大于天的信念,保证产品和工程质量;坚持用户至上,提供快速周到服务。
镜头四 2012年9月22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茆智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等业内著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大禹节水集团“铜祛根防负压抗堵塞紊流压力补偿地下灌水器研究与开发”科技成果进行鉴定。专家认为,该成果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有所提高,产品造价显著降低,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这只是大禹节水集团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
让中国农民用上国际最先进的节水灌溉产品,为中国农民建设用得起、用得好的节水灌溉工程是王栋一贯的追求。眼光高远的王栋,一起步就瞄向了世界节水市场最前沿。2003年初,他奔赴以色列、美国,考察世界最先进的滴灌节水技术。回国后,王栋就启动了压力补偿滴头项目的研究开发,其设想比国际先进水平的以色列更先进。
为此,王栋找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向专家学习请教滴灌节水技术;四处查找几乎是空白的技术资料;试制,失败,改进,再试制……一次次失败,一次次从头再来,一个只有十几克重的塑料制品,似乎在考验着他们的毅力和意志。有人扛不住了,想打退堂鼓。王栋也感到身心疲惫,想放弃,但又不忍心。他笑着劝大家:“我就不信,都是人,他们能搞出来,我们肯定也能搞出来。我们每前进一步,就朝成功迈进了一步。”
200多个日日夜夜的辛劳和付出,终于迎来了丰收的日子。2003年10月,王栋带领大家研制的“压力补偿式滴头”获得了“甘肃省十大优秀专利”,2004年获得了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
目前,大禹节水集团拥有“内镶切片式滴灌带”、“内镶贴片式紊流压力补偿滴灌头”、“内镶切片式地下滴灌管”等国内专利26件,国家重点新产品5种,取得国内商标26件,国际商标一件。公司还承担了“十一五”期间国家“863计划”和“948计划”有关研发项目。
凭借技术优势,大禹节水集团能够提供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设计安装到售后维修“一条龙”式全方位服务,这在国内节水行业尚属首家。公司也成为国内节水灌溉行业的龙头企业,市场涵盖甘肃、新疆、内蒙古、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市场占有率达到43%,承接了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工程、敦煌生态治理等项目。特别是在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工程中,大禹节水集团实施的农业节水灌溉面积达41万多亩,建设了32个项目。项目实施后,每亩节水90立方米以上,每亩增产600斤以上,每亩为农民增收400多元。
根据甘肃敦煌市水务局调查的数据,采用大禹节水集团滴灌技术后,棉花每亩可节水65%以上,节肥15%以上,节省人工15倍以上,每亩综合增效246元左右。照此计算,大禹节水集团累计为农民节支增效达4.3亿元。对此,王栋深感欣慰:“增加农民收入,既是中央的号召,也是我们的责任。能为国家尽责,为农民尽力,我很高兴。”
社会责任 助力发展
镜头五 2010年8月11日,大禹节水人铺设完成4公里长饮水应急管线,汩汩清泉流入刚刚经历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舟曲县城,5万人的饮水问题暂时得到缓解。
在企业腾飞的时候,王栋没有忘记一个企业家和党员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他第二天就捐赠价值60万元的供水管材和设备,并选派定西分公司7名专业技术人员携带设备,连夜赶往灾区抢险,经过两天两夜连续奋战,及时为灾区人民提供了生活用水。他还为四川汶川地震捐款12万元,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2.49万元,向遭受旱灾的云南省捐赠103万元的节水灌溉设备。甘肃金塔煤矿发生矿难后,他第一时间支援了20吨救援所需管材,为抢险救灾提供了保障。他积极向农村小学捐赠教学器材支持农村教育,设置“大禹奖学金”资助农村贫困学生,向部分缺水乡镇捐赠节水设施,为生活困难和疾病患者提供资助。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王栋共向社会各界捐赠款物价值580余万元。
谈到大禹节水集团的未来,王栋说,2011年中央1号文件的颁发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召开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大禹节水集团的目标是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滴灌系统供应商和节水工程系统集成商。
王栋坚信,有党的惠民政策,大禹节水集团一定能够保质保量完成东北节水增粮、敦煌生态项目等农业节水任务,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做出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来源: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