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手握水土保持利斧 力破滇桂黔石山困局

2012-08-07

  中国水利网站讯 (记者 朱梦飞 通讯员 谢莉)石林、桂林山水、黄果树瀑布……滇桂黔偏安祖国西南一隅。在妖娆多姿的秀美风景背后,藏不住的是一个让人揪心的事实——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属于我国岩溶地貌连片分布的区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自古以来,千里石山不仅困住了山,也困住了水、困住了人。

  千里石山锁住的困局

  旱!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石灰岩裂隙发育,落水洞与地下管道系统分布广泛,降水渗透快,蓄水困难,地下水埋深一般在30-40米以下,形成了“土在上、水在下”的分布格局,地面干旱缺水严重,且这一片区普遍不具备修建大中型水利工程条件,水资源调蓄能力不足,工程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干旱现象几乎年年发生。据统计滇桂黔岩溶区68.9%的耕地“靠天吃饭”,连续的干旱天气,老百姓喝水都成了困难。

  涝!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土壤多由碳酸盐岩石风化形成,成土速度十分缓慢,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要2500~7500年,土层厚度一般在40厘米以下,而且遇到降雨极易冲刷流失。严重的水土流失产生的大量泥沙淤积沟道、河床和水库,冲毁农田,毁坏水利工程设施,对防洪产生重大的影响。据资料显示,仅广西岩溶区内水库淤积库容就达2.57亿立方米,影响灌溉面积49万亩,每年受洪水淹没的耕地达51万亩,粮食减产2.56亿公斤。

  穷!滇桂黔岩溶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落后、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且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区内现有67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2010年,1274元扶贫标准以下的农村人口达324.4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1.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3%,农户居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全国平均水平的58.8%,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99亩。

  三年“珠治”试点工程 寻得破困局利斧

  为了打破石漠化片区的困局,探索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之路,2003年,水利部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启动了“珠治”试点工程——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工程。

  珠江水利委员会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水利部门的大力配合之下,经过三年的努力实践与探索,基本形成了以水为主线,以抢救土地资源为目标,以坡耕地整治为重点,以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为手段的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方法。三年的“珠治”试点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破解石漠化片区发展困局寻得了一把破局利斧。

  ——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由治理前的1813.6平方千米下降到治理后的395.7平方千米,综合治理程度达78.2%。

  ——项目区新增保护耕地面积27370公顷;对灌溉条件较差的耕地进行配套完善,增加灌溉面积13364公顷;项目区建成的水系配套坡改梯工程7123公顷。

  ——项目区人均基本农田由1.39亩提高到1.51亩,人均粮食产量由460公斤提高到477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有1076元提高到1369元,贫困人口由13.74万人减少到10.02万人。

  吹响滇桂黔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扶贫攻坚号角

  今年6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国家发改委联合颁布了《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规划中明确要求,要按照积极治理、科学利用、治用结合的要求,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恢复和重建岩溶地区生态系统,控制水土流失,有效遏制石漠化扩展趋势……

  6月28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贵州省兴义市召开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启动会,为滇桂黔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扶贫攻坚吹响了号角。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主要位于珠江上游,推进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流域管理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7月11日,珠江委召开主任办公会,迅速贯彻落实国务院、水利部领导同志关于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究部署滇桂黔岩溶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定点扶贫相关工作,并向水利部上报了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结合“珠治”试点工程的成功经验,提出技术路线科学、建管模式合理、管理制度健全的滇桂黔岩溶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思路。

  ——坚持采用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路线,统筹规划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以坡改梯为重点,积极发展各种生物与工程措施,着力解决项目区粮食生产、农民增收、能源燃料及后续产业发展等民生问题。

  ——坚持“政府主导、规范管理”的建管机制。按照“统一规划、各投其资、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由政府统一领导,水利水保部门与其他部门各负其责、互相配合,整合资金,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同时完善建设管理制度,提高项目建设质量与效益,发挥小流域综合治理整体效益。

  ——坚持“群众参与,效益优先”的治理理念。建立项目区群众全过程参与项目建设管理的机制,组织群众接受相关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培训,学习新品种、新技术运用,提高项目区群众的现代农业意识与技能。通过“龙头+基地+农户”和“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形式,提高治理区土地产出率,带动农户直接受益和增加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一代代滇桂黔石山人的富强之梦,寄托在水土保持的利斧之上,愿这把利斧有力的凿击,开凿出一条石山人守护家园、走向致富的通途。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8月7日  

朱梦飞 谢莉


  相关新闻:
珠江防总要求流域各地切实加强水库安全度汛工作
“韦森特”登陆广东江门台山市 珠江防总再次会商部署防御工作
珠江委专题研究部署滇桂黔石漠化治理、岩溶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利定点扶贫工作
珠江防总提升防风应急响应至II级
珠江防总启动防台风IV级应急响应防御第6号热带风暴“杜苏芮”
珠江流域粤桂遭受持续强降雨 珠江防总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珠江流域片2012年水资源管理工作座谈会在江西召开
珠江委完成流域在建水利工程基本信息登记汇总工作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