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守卫黄河入鲁第一站
 
分享到:
2019-07-30

  □本报通讯员 张睿 李永波 孔德堃

  山东省东明县——黄河入鲁的第一站。作为山东黄河唯一一段游荡性河段,黄河东明段宽浅散乱,河势变幻莫测,小水也可能出大险,洪水灾害防御压力巨大。

  山东防汛看菏泽,菏泽防汛看东明。近日,笔者来到山东黄河这处防汛险要,探访防汛备汛工作开展情况。

  工程防御:畸形河势下严阵以待

  6月21日,小浪底水库开启防洪预泄运用模式。此时,黄河东明河道正经历大流量过程,河水浩浩荡荡,宽阔的河面上偶尔涌起浑浊的浪花,霍寨险工10号坝头机械轰鸣,长臂挖掘机正在不断抛石加固坝头根石。

  黄河东明河段属于畸形河段。自2011年以来,大河主溜由霍寨险工15号坝逐年上提,每上提一道坝岸,就要组织多次抢护。“目前,霍寨险工10号坝、11号坝正受大溜顶冲,5月前我们已经完成了10至13号坝的应急修复项目建设,石料等防汛料物也按程序提前到位。”东明黄河河务局副局长梁闯山介绍,防御重点还有上游的9号坝。

  霍寨险工9号坝此前已有40年不靠水,但2018年汛期以来,随着河势变化、水流改变,不到1年时间,坝前滩岸已逐渐坍塌殆尽。今年4月18日,该坝头正式靠水着溜。这个汛期,9号坝很可能要经受主溜顶冲考验。

  面对非常河势,要用非常手段。针对霍寨险工等易出险的工程,东明黄河河务局按照“一事一策”的原则,制定了不同级别的应急度汛方案,5月初完成了防汛石料采购,汛前按要求开展了根石探摸和根石加固;6月,重新细化修订防汛预案,预设不同洪水量级不同险情的抢护方案。

  “目前,几处易出险的工程附近都部署了施工机械待命,安排了工程班人员值守巡查,加密观测频率。”梁闯山说,“下一步,我们会密切关注霍寨险工9号坝附近的河势溜向变化,向山东河务局提交申请,视情况在9号坝和10号坝之间采取修建应急度汛项目等加固措施,减轻河水冲击压力,确保工程安全。”

  责任夯实:织就全覆盖责任网络

  东明河务局临黄堤防近62千米,下设4个管理段。由于滩区面积大,管理段段部驻地距离河岸防守工程有一定的路程。东明黄河河务局在王夹堤、辛店集、老君堂等3处专门设置了工程班,减少了往返交通时间,便于巡堤查险抢护。自6月21日以来,包括这3处工程班在内的所有防汛职能工作组,已经开始24小时值守。

  老君堂工程班驻地位于距离大堤1000米的一栋二层小楼内,二楼东侧的一个房间中摆了4张床,写字台旁堆放着案板和炉灶,这里兼做工程班的宿舍和厨房,包括组长谢永亮在内的4名职工吃住在这里。

  谢永亮向笔者展示了桌面上摆放整齐的一摞资料,其中包括河势观测记录表、滩岸坍塌情况观测记录表、水尺观测记录等7本巡查记录本,内容丰富翔实,填写标准规范。

  “我们在往年的基础上,今年更严格地落实了内部全员责任制,对每段堤防、每处工程和坝头都明确了责任段长和责任人,确保每个坝段都有人管。”东明黄河河务局防办主任刘柱法说,“因为河势变化快,在巡查中我们实行零报告制度,便于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置险情。”

  与内部全员责任制的从早从严相比,新机制运行初年的外部责任制落实更需要下功夫理顺。汛前,根据东明县防指成员单位的职能转变情况,东明黄河河务局积极对接各防汛成员单位,明确具体职责和分工,落实防汛物资储备,核实群防队伍,督促滩区迁安救护保障方案的制订与演练等工作。

  信息化试点:助推防汛能力升级

  老君堂工程班的水尺观测表上显示,6月26日2时、4时、6时,观测人员分别向东明河务局值班室报送了水位。工程班的职工夜间查水,清晨随即投入新一轮的河势巡查工作。

  东明黄河河务局一线巡查人员53人,要巡查5处险工、9处控导、1处顺堤行洪防护工程,共计388道坝,工作任务异常繁重。

  如何减轻一线职工的工作压力?东明黄河河务局以信息化手段解决问题。

  2017年,霍寨险工建成了东明黄河第一处遥测水位计。今年,该局将完成剩余3处重点防御堤段的遥测水位计建设。

  刘柱法给笔者做了一个直观的比较:在大流量期间,职工要保证每2小时观测一次水位。但有遥测水位计的工程,只需要每天对水位计的报数进行一次复核。此外,遥测水位计可以实现每6分钟自动报送一次水位,连贯反映水位变化情况,水文测报的准确性和效率显著提升。

  推进信息化,值得重点提起的还有移动抢险指挥部系统。东明黄河河务局6月底已完成初建工作,防汛人员可以通过一台电脑甚至一部手机,实时获取防汛现场情况,实现交互式多方异地会商,科学辅助下达调度指令,这将极大提高洪水防御的管控能力。

  无论是建设中的遥测水位计、移动抢险指挥部系统,还是业已完善的电子化防汛预案,2019年,东明河务局的防汛工作在现代高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我们已经划定了未来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发展方向,就是以信息技术为引擎,推动工作向规范化、科技化、现代化迈进,全力确保东明黄河防汛安全。”梁闯山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9年7月30日

张睿 李永波 孔德堃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岳中明调研黄河上游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黄河上游水文局全面检查安宁渡贵德水文站测报质量
一湖平 万户宁
黄委认真贯彻落实国务委员王勇在黄河海河流域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濮阳南小堤闸管所加强主汛期引水管理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