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2月14日讯(记者 欧阳新华 通讯员 张丙夺)12月12日,黄河防总召开2011~2012年度防凌动员会议,分析防凌形势,对各项防凌措施再部署、再检查、再落实。黄河防总常务副总指挥、黄委主任陈小江要求高度重视黄河防凌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扎实做好各项防凌工作,确保防凌安全。
黄委副主任苏茂林,副总工翟家瑞,黄委办公室、规计局、水调局、财务局、防办、水文局、黄科院、新闻宣传出版中心、信息中心、黄河设计公司等防汛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受较强冷空气影响,12月4日黄河上游开始流凌,12月10日16时黄河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官地河段出现首封,首封长度3.8公里,较常年偏晚8天,标志着黄河进入封河期,截至12月12日10时累计封河长度78公里。据水文部门分析预测,下一阶段有可能出现强低气温过程,造成封河速度快、槽蓄水量大且分布不均等不利形势;下游河道流量大,加之冬季还承担跨流域调水任务,水情变化复杂,防凌形势难以预测。
陈小江指出,虽然经过多年的工程建设和不懈探索,黄河防凌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不断加强,综合防凌能力不断提高,但由于黄河河槽淤积萎缩的状况尚未改变,防凌工程体系还不完善,凌情测报能力还不适应,影响凌情变化的因素复杂多变,黄河防凌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陈小江强调,一要加强凌情监测巡测。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强化卫星遥感、3G视频监视、人工观测等立体监测,达到实时、准确传递凌情信息,为防凌会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二要强化凌情预报测报。充分利用各类凌情信息,加强对防凌河段气温变化和凌情规律的研究,加强对封开河形势预报测报,尽可能延长凌情预报周期。
三要科学、精细调度水库。根据凌期不同阶段,实时调控河道流量,尽量减少河道内槽蓄水增量。逐河段分析可能影响封河流量的各种因素,精细调度水库,尽可能保持河道流量过程平稳变化。
四要实时调整完善防凌预案。根据上游河道来水、引退水和水库蓄水实况、河道边界条件变化及应急分洪区建设情况,实时调整防凌预案,依实际情况修订完善防凌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五要继续抓好河道清障。密切监视河道及在建工程施工点,发现有壅水堵冰可能形成冰塞冰坝,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六要扎实做好下游防凌工作。目前,下游河道流量较大,引黄济津、入冀、济青调水工作正在进行。如遇强冷空气过程,黄河下游仍有发生凌汛的可能。跨流域调水过程将跨越整个凌汛期,一旦调水过程出现异常,或突然关闸停止引水,易造成河道流量突变,危及防凌安全。黄河下游河道情况复杂,河道内浮桥众多,河道内一旦形成流凌,必须按要求拆除浮桥,确保河道行凌畅通。
七要切实抓好涉水安全生产。凌汛期间,天寒地冻,在河道内施工有诸多不利因素。各单位要克服麻痹思想,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及时收听收看寒潮预报和河道凌情信息,抓好涉水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工程安全、设备安全和人员安全。
八要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凌汛期间,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严肃防凌纪律,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要加强防凌宣传和信息报送,加强沟通协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发布防凌信息,提高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一旦发生突发凌情,要果断处置,并及时报告,必要时请求部队支援,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