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黄委推进治河科技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2005-12-30

    黄河以其与众不同的特性和魅力吸引着世界关注的目光。“十五”期间,以黄河为媒介的中外水利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成效显著,开放的黄河日益融入世界大舞台。这是记者日前从黄河水利委员会国际合作与科技局获得的消息。

    据悉,作为我国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专门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当前已与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流域管理机构、科研单位、咨询公司、培训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增进河流管理经验交流,同时为黄河治理开发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设备、培养人才等。目前,黄河水利委员会与荷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丹麦、挪威等国水利界,欧盟、世行、亚行等国际组织,以及国际水利界较为活跃的非政府组织全球水伙伴(GWP)、世界水理事会(WWF)、世界气象及水对话组织(DWC)、国际水资源研究所(IWMI)等,均有着良好的交往与合作,黄河面临的防洪、治沙、水资源管理等问题不断被推向国际平台。

    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首先是有效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推动了黄河治理进程。据了解,2002年,我国启动了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1.5亿美元完善黄河下游防洪管理体系的合作项目,亚行还提供了90万美元赠款用于《黄河法》准备工作;205年8月通过二期验收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利用了世界银行贷款3亿美元,该项目曾荣获2003年度世界银行行长杰出成就奖,充分展现了我国水利利用外资的成就;在加拿大国际发展署的支持下,我国利用外资60万加元开展了黄河下游洪水遥感监测项目,旨在应用先进遥感技术,提高黄河防汛、水资源管理和水土保持工作科技水平;为提高黄河流域水监测与河流预报水平与能力,2003年10月还启动了中国与荷兰合作的“建立基于卫星的黄河流域水监测和河流预报系统项目”。

    在引进外资和技术的同时,黄河水利委员会还通过黄河搭建起了国际水事平台。2003年、2005年两届“黄河国际论坛”先后成功举办,吸引了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各方代表参会,汇聚了世界河流面临的流域管理、水资源、生态环境、河道整治、水文测报、信息技术等各方面的问题与研究成果。第二届黄河国际论坛发出了“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黄河宣言》,赢得广泛共鸣,进一步提升了以黄河为平台的国际水利学术交流与合作号召力。

    不仅如此,“十五”期间,黄河水利委员会还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选派了四批共49名优秀科技青年分赴荷兰IHE国际环境水利学院、澳大利亚阿德莱得大学、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等国家学习,培养了一批精通外语、熟悉国际规则和惯例、能与国际接轨的优秀治黄人才。

 

    来源: 黄河网·黄河报   2005年12月29日

徐清华


  相关新闻:
山东黄河河务局举办维修养护技术工人业务知识培训班
内蒙古封冻河段全线顺利开通 黄河防凌工作胜利结束
黄河宁蒙河段防凌进入开河关键期
黄河防总发布干旱橙色预警 启动应急抗旱Ⅱ级响应
黄河防总专题研究流域旱情部署抗旱工作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召开2011年工作会议
齐头并进 全面发展 交出满意答卷
全面履行经济管理职能 保障治黄事业健康发展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