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水利发展改革和治淮建设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以一号文件出台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召开为标志,新中国水利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以切实做好进一步治理淮河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为契机,治淮建设跨入了又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一年来,全委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水利发展改革和淮河治理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扎实工作,锐意进取,治淮建设、管理、改革等各项工作都取得重大成就,实现了治淮事业的跨越发展。为总结2011年治淮取得的成绩,振奋精神,鼓舞士气,激励全委职工为加快治淮建设努力工作,淮委在驻蚌职工中广泛开展2011年治淮十件大事评选活动。
此次评选活动得到了淮委驻蚌职工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自11月下旬起开始组织实施,历经征集、评选、评奖三个阶段,在12月20日进行的投票评选中,共有1166名职工参加投票,根据公众投票结果,评选出了2011年治淮十件大事如下:
1、1月29日正式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将进一步治理淮河摆在继续实施大江大河治理的首位。
2、1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治理淮河工作,会议提出用5年至10年时间,基本完成进一步治理淮河的主要建设任务,为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3、治淮工程再获殊荣,淮河入海水道、临淮岗洪水控制和江都水利枢纽入选"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 沂河刘家道口节制闸工程入选"第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4、3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关于切实做好进一步治理淮河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15号),提出用5~10年时间基本完成38项进一步治理淮河主要任务。
5、淮委精神文明建设喜获丰收,水利部淮委(机关)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水利部淮委第四次蝉联安徽省文明单位荣誉。
6、进一步治淮前期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已具备实施条件的工程总投资约87亿元,可研已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的工程总投资约167亿元,为新一轮淮河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7、12月9日、13日,进一步治理淮河38项工程之一的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江苏段、安徽段先后开工。
8、11月16日,淮委与荷兰公共工程与水管理总司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洪水管理领域合作协议,这是淮委自1977年成立以来签署的第一个双边技术交流合作协议,标志着淮委国际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9、12月14日,《淮河流域综合规划》通过全国流域综合规划修编部际联席会议审议。
10、7月至11月,水利部会同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省组织开展淮河流域河道采砂专项整治行动。
据了解,2011年治淮十件大事评奖活动将于近日进行,通过抽奖方式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另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