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河防灾减灾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正式启动
|
|
2009-12-25 |
中国水利网站12月25日讯 12月23日,淮河防灾减灾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启动会议在安徽蚌埠召开。水利部国科司巡视员陈明忠、淮委主任钱敏出席会议并作讲话,淮委总工顾洪主持会议。
陈明忠在讲话中就做好公益行业科研专项研究及组织管理提出了指导意见。他强调,淮委要抓好项目定位,加强和规范项目管理,行使淮河防灾减灾专项研究的统一管理职责,严格把关,研究成果要切实为治淮服务。他肯定了淮委建立的三个管理机制,要求各项目负责单位高度重视专项研究,委外单位要服从淮委整体部署,密切配合,及时报告项目进展情况,确保资金使用符合公益科研专项要求。同时,他还对进一步加强流域创新体系建设、治淮科研立项及成果奖励等工作提出要求。
钱敏在讲话中指出,淮河防灾减灾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是应对淮河洪、涝、旱灾的综合性研究课题,意义重大。他希望项目各承担单位领导高度重视,摆到重要工作议程,坚持项目的公益性,不能把盈利作为追求目标,组建好研究团队,创造良好条件,把握好重要的工作节点,控制好项目的进度和质量。项目负责人要紧密结合淮河实际,把握好淮河防灾减灾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人员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做好调研、分析、验证等工作,使科研成果符合治淮实际。各承担单位之间、主要承担单位和协作单位之间要通力合作,相互支持,主动配合,坚决杜绝学术浮躁、弄虚作假等不端行为。要严格遵守《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规定,建立专门账户,单独核算,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和安全。要通过建立协调领导、技术评测、信息沟通三项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加强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促进各课题研究协调顺利展开,提高研究成果的总体质量。同时,要积极探索联合开展大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管理经验,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流域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会上,安徽省水利厅总工金问荣介绍了安徽省水利科技项目实施情况,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孙金华就抓好项目管理作了发言。淮委水文局、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科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四家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表态,承诺按公益科研专项要求圆满完成研究任务。
据了解,从2006年开始,国家财政设立了“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计划,主要用于支持公益性科研任务较重的行业部门,组织开展本行业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工作,这一专项计划的设立,对促进水利行业科研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淮委高度重视公益科研专项的立项工作,从流域洪涝旱灾害综合防治的现实需求出发,研究拟定了"淮河防灾减灾支撑技术研究及应用"总课题,按公益科研专项的立项要求,进一步分解为淮河流域洪涝特征研究、行蓄洪区及易涝洼地减灾技术研究及示范、淮河流域旱灾治理关键技术研究、淮河流域防灾减灾预测预报支撑技术研究四个专项向财政部申报,最终获批并正式立项。此次获批的公益性科研专项具有四个特点:一是总预算经费1056万元,在治淮科研项目中是投入最多的,规模大;二是研究涉及淮河流域的洪、涝、旱灾多个方面,内容广;三是研究任务分别由四个单位为主承担,管理模式新;四是四个课题密切相关、关联度强。
水利部国科司科技处、淮委、安徽省水利厅有关部门负责人,四家项目承担单位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9年12月25日
|
|
唐伟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