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水利人的本分 扶贫者的担当
 
分享到:
2020-05-14

  □通讯员 贾茜

  初夏时节,走访于湖北省秭归县沙镇溪镇范家坪村,欣欣向荣的新村景象让人完全看不出这里贫穷的过往。仅仅四年多时间,长江委便让这座堪称“贫中贫”的深度贫困村落实现“户脱贫、村出列”的攻坚目标,让乡亲们实现安居梦、致富梦、幸福梦。“联县驻村”扶贫工作亦连续4年荣膺“湖北省扶贫工作突出支持单位”称号,连续2年获“湖北省扶贫工作优秀等次”,取得了脱贫攻坚以来湖北省直单位扶贫工作全部集体最高荣誉。

  这份“成绩单”,分数亮眼,更来之不易,它的取得,得益于长江委党组的高度重视,得益于相关部门单位的鼎力支持,得益于长江委精准扶贫工作者们独特的精神品格。

  “我们是从三峡工程中得到洗礼的人,为了工作风餐露宿都经历过,精准扶贫的苦我们不怕”,“大家都是干水利的,只有搞实在了才能保证水库安全、堤防安全,干扶贫也同样讲求实实在在”,“遇到治水难题通过研究分析,向技术要答案是大家的职业习惯,拔穷根时也一样”……

  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特性,每种特性都培育出独特的行业精神。责任重大、技术密集、艰苦清贫的水利工作,形成了“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和“团结、奉献、科学、创新”的长江委精神;而难度大、时间长、重精准、讲科学的扶贫工作,亦呼唤扶贫者忠诚的政治品格、干净的道德底线、担当的责任意识、求实的行事作风与创新的内驱动力。长期从事水利工作的长江委精准扶贫工作者们,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创造性地发扬着水利行业精神与长江委精神,用水利人的本分诠释扶贫者的担当。

  在范家坪村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扶贫干部挂图作战,一年300余天在村驻扎实干攻坚的忠诚;我们从百姓盛赞“这些干部一不吃,二不喝,把问题解决完就走”的口碑中感受扶贫队员的廉洁;我们见证在危房改造、水利建设、村容村貌提升与贫困学生资助的过程中,长江委主动追加配套补贴、提供无偿水利建设服务、实施全村亮化改造,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尽力开展“自选动作”的担当……

  范家坪的村民们说,他们不会忘记,患有半月板三级损伤的长江委首任驻村工作队队长赵灵忍受着膝盖的疼痛,带领队员们无数次地走访于山间;不会忘记2018年那个最炎热的夏天,尽管衣衫早已被汗水湿透,长江委第二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张金辉,依旧骑着摩托车寸步不离地跟着工程队督促施工,生怕哪个环节出了差错;也不会忘记,在这个疫情突如其来的春天,长江委现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小峰,与村两委一起挨家挨户开展摸排,精心开展评选公示,为特殊时期脱贫监测户、边缘户与因病因灾收入骤减的村民研究提供扶贫公益岗位,解决他们最为突出的实际生活困难。

  自2015年底长江委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为了攻克范家坪村柑橘产业发展的瓶颈,长江委派出长期从事水土保持工作的业务专家赴村调研取样,在科学的分析评估中寻找破题对策;面对安全饮水的瓶颈,长江委积极寻找、整治高山水源,全力争取项目铺设入户管网、安装水过滤处理装置,召开屋场会建立管水制度,务实解决影响百姓用水的每个问题;着眼于提升范家坪村医疗卫生水平,长江委不仅送医送药,更派出委属医院医生队伍,创新性地对村医进行培训,在“授之以渔”的帮扶里温暖整个山村……在这个距离武汉几百公里的小山村里,一茬接着一茬干的长江委驻村扶贫工作队,用自己长期不懈的付出,让一项项帮扶措施在村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壮丽的事业都需要伟大的精神来鼓舞,关乎民生的水利事业如此,久久为功的扶贫事业亦是如此。长江委的精准扶贫工作者们,在日复一日的实干中,自然而然地将宝贵的水利精神灌注于扶贫工作的点点滴滴,将扶贫的“硬骨头”变成脱贫的“急先锋”,不仅办好扶贫的事,更捂热“贫穷”的心,以攻坚拔寨之斗志,用心用力用情全力打好这场脱贫攻坚的硬仗!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5月14日

贾茜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携手战“疫”,向着美好的明天
长江委发布汛情通报 要求相关地区做好强降雨应对工作
长江委组织完善超标洪水防御预案
长江委滚动会商 应对近期强降雨并动态调整丹江口水库运行方案
长江流域新一批14条跨省河流中湘、资、澧 水量分配方案率先通过水利部技术审查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