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综合效益显著
成功应对流域区域性大洪水 累计补水超2000亿立方米 增发电量超600亿千瓦时
 
分享到:
2019-10-11

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综合效益显著(张伟革 摄)

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综合效益显著(张伟革 摄)

  中国水利网站10月11日讯(通讯员 朱俊君 许田柱)日前,记者从长江委水旱灾害防御局了解到,自2012年长江流域开始实施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以来,经过8年时间的发展,联合调度已经从最初的上游10座水库,拓展为涵盖包括40座控制性水库在内的100座水工程,覆盖全流域的水工程联合调度。通过水工程联合调度,统筹协调流域防洪、供水、生态、发电、航运等方面关系,充分发挥了水工程综合效益。

  据介绍,长江流域的水工程联合调度工作始于2012年,在此之前,长江委组织开展了大量的联合调度研究工作。2012年首次纳入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的水库为10座,根据水库建设和投入运行情况,2013年增加至上游17座水库,2014~2016年进一步增加至上游21座控制性水库,2017年水库群联合调度范围扩展到中游城陵矶断面以上,增加中游清江和洞庭湖水系7座控制性水库,共计28座水库。2018年水库群联合调度范围进一步扩展到湖口断面以上,增加汉江和鄱阳水系控制性水库共12座,纳入联合调度的水库数量达到40座,总调节库容854亿立方米,总防洪库容约580亿立方米。2019年,联合调度范围进一步拓展为涵盖包括40座控制性水库、46处蓄滞洪区、10座重点大型排涝泵站、4座引调水工程等在内的100座水工程,覆盖全流域。

  2012年以来,长江委在体制机制、规模范围、系统建设、能力提升等方面下功夫,逐步形成了“合作共建、业务协同、运转高效、配合顺畅”的良性运行机制。通过水工程联合调度,在2012年以来的历次洪水中充分发挥了长江流域水工程巨大的拦洪、削峰、错峰作用,显著减轻了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成功应对了2012年三峡水库流量71200立方米每秒的建库以来最大洪水,成功防御了2016年长江中下游区域型大洪水、2017年长江中游型大洪水、2018年长江上游型较大洪水和2019年洪水,特别是2016年,联合调度水库群共拦蓄洪水227亿立方米,降低了城陵矶附近地区洪峰水位约1米,避免了50多万亩耕地被淹、38万多人转移,防洪效益显著。

  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同时,长江委通过加强水工程实时调度,优化水库群对中下游防洪补偿调度的库容分配、水位控制,有效利用洪水资源,不仅有效缓解了中下游枯水形势,保障了流域供水安全,还显著增加了水库发电效益、改善了长江航运条件。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长江上游水库群在枯水季节为中下游补水累计超过2200亿立方米,丹江口水库累计向北方供水约250亿立方米。2012年以来,上游水库群除多年调节水库外,各水库基本都能每年蓄至正常蓄水位附近,其中三峡水库连续9年实现175米试验性蓄水目标;同时,上游水库群蓄水期间,通过科调度,下泄流量均维持在相关规程要求之上,如2018年三峡水库蓄水期间平均下泄流量达15100立方米每秒,有效保证了蓄水期间长江中下游供水和生态安全。2012~2018年期间,长江上游的水库群因联合调度累计增发电量600多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160万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5690万吨。联合调度在汛期大幅削减洪峰流量,船舶航行安全性明显提高,枯水期增加下游航运水深0.5~1.0米,改善上游川江航道660公里,显著改善了长江航运条件,2018年三峡船闸过闸货运量创历史记录达1.4亿吨。

  此外,2011年以来,长江委连续连续9年实施了13次三峡水库促进鱼类繁殖的生态调度试验,对产漂流性卵鱼类繁殖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2017年扩展到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水库联合生态调度,对产漂流性卵鱼类繁殖起到了促进作用。不仅如此,还有效处置2014年长江口咸潮入侵、2015年“东方之星”号客轮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发生倾覆事件以及2018年金沙江白格堰塞湖等突发事件。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工作已经在防汛、供水、生态、发电、航运、应急等多方面开花结果。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10月11日

朱俊君 许田柱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长江委会同西藏自治区水利厅完成西藏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下闸蓄水阶段验收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防治提速增效
【礼赞70年】盛世治江 万里锦绣
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召开流域农村水利水电工作交流会
长江委长江科学院农业水利研究所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