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大山摘穷帽 产业唱富歌
——长江委帮扶范家坪村产业发展促增收侧记
 
分享到:
2019-06-06

  □记者 贾茜 通讯员 邓小舟

  春夏之交的湖北省秭归县范家坪村,一抹抹墨绿在山间流淌。连绵的山头间,完成柑橘品改的果农、喜获生猪养殖增收的猪倌、乐享草药种植收益的药农、赞许光伏发电的村干部,在产业发展的笑靥里,呈现着这里脱贫攻坚的别样热度,迎来更加充满希望的生活。

  “两年前,我们还在为种不好柑子,养不活猪仔发愁,全村从未有人种过中草药,更别提开展光伏发电充实集体经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精准扶贫帮扶,让我们找到了产业出路,生活更有奔头!”置身暖阳下的山间田埂,范家坪村财经委员田德喜感慨万千。两年来,他见证着长江委精准扶贫工作者们帮扶家乡围绕大山做产业,专注扶贫做文章,让这座长期穷在深山、困在深山的贫困村体会到了产业扶贫的潜力与希望。

  品改果农:“我把‘票子’存在山上,日子会越来越好”

  “产业扶贫是促进范家坪村脱贫摘帽、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抓手”“精准扶贫工作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要切实抓好范家坪村生猪养殖业、柑橘种植业、中药材种植业以及光伏发电项目等四大支柱产业的帮扶工作”……在长江委定期召开的推进范家坪村精准扶贫专题会议上,扶贫工作开始以来的历任长江委主任多次强调范家坪村产业扶贫的重要性。产业扶贫,一直是长江委驻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当头要务。

  山山相连的范家坪村,近80%的产业收入来自柑橘种植。可特殊的地形、较低的温度与粗放的管培不仅导致广种薄收,与市场脱节的老旧品种更卖不出理想的价钱,果农们增收难、脱贫更难。

  要让大山摘掉穷帽,柑橘种植这项头号产业必须转型升级。

  经过多次技术调研与分析,长江委为范家坪村量身定制了全村柑橘产业规划,更结合市场需求与当地实际选定了品改品种。为了提升柑橘产业扶贫的技术含量,长江委还组织华中农业大学和本单位多位技术专家,深入范家坪村开展土壤取样,检测分析关键理化指标把好品种选择关,并带领当地柑橘种植户赴兄弟乡镇学习先进种植经验。

  一手抓品种改良,一手抓优化管培,长江委扶贫思路明确。

  自2015年起,长江委便在全村开展柑橘品种改良和咨询服务工作,连续开展多次柑橘管护技术培训,700多人次接受了新技术的洗礼。在长江委的帮助下,范家坪村还新建了江缘红柑橘种植合作社,吸纳了全村222户贫困户中的全部156户柑橘种植户。驻村扶贫工作队依托合作社为果农免费提供种植指导,更联合湖北省秭归县七公主果园公司在村里开展土地流转,为贫困果农提供务工机会。

  仅2017年,范家坪村便品改完成306户30000余株(其中贫困户58户4600余株),累计补贴农户资金近20万元。2018年5月,范家坪村更进一步完成全村柑橘品改2万余株。

  贫困户王昌雄一家四口,过去仅靠柑橘种植和低保勉强维持生计,家境十分贫困。如今,他成为范家坪村单户品改规模最大的贫困户,品改后每亩种植收入有望从3000多元提高至5000多元。“等到柑子结果,全家的收入就有了保障。他们都说我把‘票子’存在山上,日子会越来越好!”王昌雄说。

  春风里,品改柑橘树在山间层层叠叠,承载着果农们的脱贫希望;300多亩经流转的土地上,2万多株柑橘苗木正奋力生长。柑橘产业这一产业脱贫“急先锋”,正带领范家坪人快步进入脱贫新时代。

  增收猪倌:“从养不活到猪满窝,长江委帮我解决了最难的事”

  “咯咯咯,赶紧来吃食了!”走进范家坪村贫困户宋秀奎的猪圈,只见三十余头肥硕的生猪正在欢快地“用餐”。眼看着自己在长江委精准扶贫帮助下养殖的生猪长势喜人,宋秀奎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宋秀奎是家中的顶梁柱,由于自己农作收入微薄,又有两个子女尚在接受教育,生活负担极其沉重。“最难的时候,收入只够勉强糊口。”宋秀奎说,得益于长江委精准扶贫的帮助,他从合作社免费领回两头母猪,在专家的指导下,现在已经发展到三十余头,每年可增收一万元左右。合作社不仅提供免费配种,更提供全程养殖、防疫贴身指导。有一回,他家母猪难产,合作社专家第一时间上门指导,解了燃眉之急。“从养不活到猪满窝,长江委帮我解决了最难的事。”宋秀奎说。

  范家坪村属于半高山村,过去高海拔地区既种不成椪柑,也养不活生猪。外地买回的猪仔,成活率不足50%。通过反复技术探讨,长江委驻村工作队第一次在村里开展母猪养殖,用“自养自繁”克服“水土不服”。

  全新的思路,改变了范家坪村生猪养殖的产业格局。

  长江委驻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多次牵头组织成员单位赴范家坪村开展扶贫调研,深入了解村生猪养殖业发展现状;长江委水文上游局、长江口局出资28万元,分两期引进母猪80头、种猪2头,免费分发给贫困户;长江委驻范家坪村扶贫工作队还扶持当地成立养猪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免费技术指导……

  “在发展养猪的过程中,若遇到技术限制与销售瓶颈,我们还会出面引进专家,联络销售平台,为贫困养殖户提供帮助。”长江委驻范家坪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张金辉说,不仅如此,在发展生猪养殖业的同时,长江委精准扶贫工作十分注重生态建设,在养猪场科学配备沼气池,按要求搭建猪粪棚,最大限度确保养殖产业绿色发展。

  猪仔欢,猪倌乐,范家坪村产业脱贫战犹酣;从养不活到猪满窝,母猪养殖让范家坪村产业脱贫走出新路子。

  探路药农:“虽是第一群‘吃螃蟹’的人,但中草药种植的确让我尝到甜头”

  “工作队给了我免费的种子和技术指导,合作社还包收购,种植百合后一亩收入提高2000多元!”站在自家的百合田里,药农田从国欣喜地向记者讲述着中药种植让自己尝到的甜头。

  田从国是范家坪村的低保户,2017年他和其它贫困户一道在长江委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尝试种植百合。范家坪村历史上从未开展过中草药种植,田从国这群药农成了村里中草药种植第一群“吃螃蟹”的人。

  “过去种玉米,一亩收入仅为1000多元。改种百合后,一亩收入达到2000多元。”田从国说。

  自2015年以来,长江委驻村扶贫工作队探索在范家坪村开展中草药种植,并通过引进湖北省秭归县康源中药材合作社,加强技术指导,实施订单农业,促进村民增收。

  截至目前,范家坪村已大力发展百合、柴胡、菊花等多种中药材种植。2017年,长江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带领村民在半高山、高山区试种百合效果较好,2018年3月,又在高山、半高山区新种了20亩百合、40亩菊花帮助群众脱贫。

  田德喜介绍,长江委精准扶贫点面结合,不仅帮助村民个体增收,更不忘夯实村集体经济基础。“我们村原本集体经济收入为零,在长江委筹资推进的光伏发电产业投运后,每年增加2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加上柑橘合作社与生猪养殖合作社的7万余元,我们再也不是过去没有集体收入的贫穷村庄。”田德喜说,利用今天的集体收入,范家坪村解决了当地公路下雨涵管排水不畅,自然灾害损失交通设施等实际问题,村里的发展越来越有资金保障。

  长江委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规划计划局局长马水山介绍,2019年长江委不仅联系柑橘销售商帮助范家坪村销售滞销椪柑30多万斤,更大力探索发展当地海拔550米以上半高山地区产业。未来长江委将持续抓好范家坪村产业扶贫这项拔掉“穷根子”的关键工作,把发展短平快项目和培育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实现范家坪村稳定脱贫。

  抓山也能致富,把山管住也能助力脱贫。长江委精准扶贫工作专注山上文章,在下足绣花功夫的实践里,因地制宜打开范家坪村致富视野,让过去产业格局单一、落后的范家坪村,逐步在多元化的特色产业发展里迎来脱贫曙光,高唱致富欢歌。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6月6日

贾茜 邓小舟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长江委连续3年获湖北省“扶贫工作突出的支持单位”称号
长江水利委员会召开宣传工作会议
长江委对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长江委进一步安排新一轮强降雨防范工作
长江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召开2019年度全体会议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