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月9日讯(记者 杨莹 乔桥)1月6日,长江委2006年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浩辉出席会议并讲话,水利部部分司局负责同志以及长江委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各部门和长江委属各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水利工作座谈会和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总结了“十五”治江工作,提出了“十一五”治江工作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任务,对2006年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对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要求,努力实践新时期治江思路,全面推进治江事业的新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翟浩辉在讲话中首先肯定了“十五”以来长江委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他说,“十五”时期长江委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治水方针和部党组的治水新思路,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治江思路实现了重大突破;重点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维系良好生态取得明显成效;流域水行政管理得到显著加强;水利前期工作和基础工作取得丰硕成果;自身能力建设实现了新的跨越。
他指出,治江事业面临着新的形势。从面临的机遇来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提出明确的治水方针和治水思路,为流域改革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环境;同时长江流域发展正处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新时期,这些也为长江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及统一管理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另外,长江委流域规划工作取得的重大突破为流域事业的水利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从面临的挑战而言,一是“四大水问题”在长江流域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二是长江流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流域内经济发展和水电开发都对水资源提出了新需求;三是流域的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涉水的不同行业、不同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目标和利益不尽一致,流域在水资源管理上统一管理体制和协商一致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和理顺。
翟浩辉强调,要以维护健康长江为出发点,全面做好长江委各项工作。一是始终把长江防洪安全作为建设健康长江的重中之重。要按照“蓄泄兼筹、以泄为主”指导方针,妥善安排超额洪水,加快重点蓄滞洪区建设,同时要不断调整思路,按照人水和谐的理念,给洪水出路,并逐步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洪水资源化转变;最关键是要搞好防洪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防洪减灾体系、洪水管理制度并加强水利科技创新的力度;要高度重视三峡建成后清水下泄对下游河床河势影响的研究工作。二是要把水环境保护作为维护健康长江的重要任务。要突出水域保护,采取综合措施加大这些重要水域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力度;要对江河湖泊各类水域进行水功能区划,确定各个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控制总量;要加强水环境监测,尤其要建立处理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配合,探索联合保护长江水质的长效机制。三是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要重点加强三江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防止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发生;要加强规划,监测和科研等基础工作,同时也要充分依靠和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生态的能力。四是正确处理好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要以建设节水型社会为根本,运用水权理论,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并要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逐步建立以经济手段调节为主的节水机制,增强全民节水意识。在水电开发上,要加强调查研究,建立环境评价制度。五是要切实搞好领导班子和整个队伍建设,做名副其实的长江代言人。要搞好领导班子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并不断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
长江委主任、党组书记蔡其华说,“十一五”是实践新时期治江思路的关键时期,要坚持在开发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开发,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路子,加快四大体系建设,以长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原长江委领导、工程院院士、勘察设计大师、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以及离退休老同志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长江委机关各部门、水政监察总队、水资源保护局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列席会议。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6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