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2019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显示:我国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
 
分享到:
2020-08-13

  中国水利网站8月13日讯 2019年,水利部组织有关单位按照“统一标准、分级负责、协同开展、不重叠、全覆盖”的原则,基于2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采用卫星遥感解译、野外调查验证和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完成了2019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全面掌握了全国、国家重点关注区域、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大江大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和动态变化情况。

  动态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生态环境整体向好态势进一步稳固,水土流失实现面积强度“双下降”、水蚀风蚀“双减少”,充分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9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71.08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未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28.34%,较2018年减少2.61万平方千米,减幅0.95%。与2011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相比,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23.83万平方千米,总体减幅8.08%,平均每年以近3万平方千米的速度减少。

  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中,水力侵蚀面积为113.47万平方千米,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1.86%,较2018年减少1.62万平方千米,减幅1.40%;风力侵蚀面积为157.61万平方千米,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8.14%,较2018年减少0.99万平方千米,减幅0.62%。

  各强度等级水土流失面积中,轻度水土流失面积为170.55万平方千米,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2.92%;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为100.53万平方千米,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37.08%,较2018年减少4.91万平方千米,减幅4.66%,水土流失呈现出高强度向低强度转化的趋势。

  我国水土流失分布呈现由西向东逐步降低的特征,东、中、西部水土流失面积均较上年度有所减少。其中,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面积为227.07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水土流失面积的83.76%,较2018年减少1.92万平方千米,减幅为0.84%;中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9.62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水土流失面积的10.93%,较2018年减少0.42万平方千米,减幅为1.38%;东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为14.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水土流失面积的5.31%,较2018年减少0.27万平方千米,减幅为1.83%。

  国家重点生态保护与修复区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以水力侵蚀为主的西北黄土高原、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地区、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东北黑土区、西南石漠化地区年际水土流失面积减幅均在1.28%—1.91%之间。以风力侵蚀为主的青藏高原、三江源国家公园年际水土流失面积减幅分别为0.55%、1.27%。这些重点区域中,西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比例最高,为36.56%。东北黑土区70%的水土流失面积来自耕地,西南石漠化地区的强烈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比达14.72%。

  国家级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幅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共涉及1090个县级行政区,2019年水土流失面积为165.99万平方千米,较2018年减少1.78万平方千米,减幅1.06%。其中,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年际水土流失面积减幅更为明显,达到1.56%,是重点治理区以外区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幅的2倍,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下降幅度也明显高于其他区域,综合治理效果显著。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水土流失面积也继续下降,年际减幅为0.81%,生态修复效果明显。

  大江大河流域水土流失状况持续改善。长江、黄河、淮河(片)、海河、珠江、松辽(片)、太湖和西南诸河等大江大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幅均高于全国整体减幅,各流域水土流失强度均以中轻度为主。淮河(片)和海河流域轻度水土流失占比超过90%,珠江、松辽流域(片)轻度水土流失占比超过70%。各流域中,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土地面积比例最大,为33.25%,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占比最高,为37.39%。与2018年相比,黄河流域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减幅达7.37%。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绝对值居各流域之首,达34.15万平方千米。与2018年相比,长江流域强烈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积进一步下降,轻度水土流失占比提高3.28个百分点。

  监测结果表明,近年来,水利部及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2019年,水利部坚持“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的意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办法》等10余项制度,为水土保持“监管强手段、治理补短板”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组织开展了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和长江经济带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有效查处了一批生产建设项目违法违规案件,形成水土保持强监管严执法的良好态势。建立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情况考核评估、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等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水土流失防治格局。以长江、黄河上中游、东北黑土区和贫困地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坡耕地综合治理、侵蚀沟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等重点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进一步提速增效,在助力脱贫攻坚目标实现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8月13日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水利部召开水土保持工作视频会议
红土地上的绿色革命——福建长汀县持续推进水土流失治理
松辽委完成2019年度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督查工作
水利部部署开展2019年度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
重庆市出台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办法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