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酋长”弄风雨 荔城应无恙

2015-08-11

福建泉州市石壁水库职工巡查水库

  □本报记者 王华 张智杰 通讯员 林国富

  8月8日,农历立秋。地处闽东沿海的妈祖文化故乡——莆田市,却在当天迎来了今年正面登陆福建的第一个台风“苏迪罗”,这也是这座有“荔城”之称的小城继十年之后再次迎来登陆当地的台风。

  “苏迪罗”,名字来自密克罗尼西亚,意思是“传说中的酋长”。“酋长”的来头确实不小:8月8日晚间22时10分,“苏迪罗”在莆田市山亭镇登陆,登陆时台风中心经过的风力13级;涵江区在当日13时35分出现莆田市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阵风,风速为53米每秒。

  台风登陆时,记者正位于莆田市荔城区延寿中街和东圳东路交会处附近,距离登陆点大约40公里。记者切身感受到,相较白天而言,登陆时的雨量明显增大了,但风力强度降低了。记者所在地的附近居民小区中,除荔园小区还有灯光外,其附近的荔能、祥荣荔树湾、拱辰等小区都已漆黑一片。路灯下,道路两侧的部分树木被风吹倒横在路边,广告板等杂物与积水混合挡住了道路,一些汽车只能掉头而走。

  对于台风的记忆,莆田人不算陌生。一位已退休的莆田市前政府职员告诉记者,2005年9月1日下午,当年第13号台风“泰利”在平海镇登陆,登陆时政府大楼处于台风眼位置,当时几乎风平浪静,但在台风移出登陆点后不久,大雨倾盆而下,狂风瞬间骤起。政府办公楼附近的很多土坯房都倒塌了,一些石质房屋的门窗和玻璃也被吹得不见了踪影。

  政府大楼因灾停电后,只能启用发电机临时供电,城区花了很长时间才恢复正常生活。

  “乡镇供水设施较大损坏15处,截至8月9日13时基本修复;全市4 731艘渔船全部回港避风;撤离上岸海上作业人员14 780人;全市危旧房群众转移17 281人;全市受地灾威胁人员8 664人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一份简单的统计材料,足已证明这座曾经被动的城市已变得主动高效。把力量压到基层,压到一线,纵向联动,全员投入,在防御台风“苏迪罗”过程中,莆田市实现了“不死人、少损失”的防台风目标。

  “全面动员,措施到位,责任到人,确保安全。”在参加完省政府的视频会议后,莆田市委书记周联清再次部署防御工作,并在市防指坐镇指挥。市长翁玉耀也多次亲临市防指部署各项防御工作,他特别要求全市加强对防洪防潮工程和正在实施除险加固的水库安全的巡查,及时消除隐患,给每条海堤(水闸)及水库都落实好值班人员,密切监视其运行情况和水情、雨情、潮情。

  根据“苏迪罗”的发展动态,莆田市防指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响应,有针对性地安排防风、防雨、防潮、防浪和防涝等工作,并提前组织群众多转移、早转移。全市各级干部职工放弃节假日,坚守一线。水库、海堤等防洪工程的行政、技术防汛责任人在岗在位,24小时不间断轮班开展安全巡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市、县、乡挂钩领导分县区、分行业按照预案全部深入一线,村干部挨家挨户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居住在低洼地带的群众进行强制转移。

  8月7日,在荔城区黄石镇金山村的一片早稻田里,2台水稻收割机忙着抢收早稻。原来,针对“苏迪罗”可能对成熟水稻带来的不利影响,该区防办组织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稻农抢收水稻。“我们已经帮您联系好了机械……”在陈金铭老人的稻田里,镇干部帮他联系来了收割机和烘干机。当天,区防汛办共组织全镇63名干部进村入户,并利用农业合作社的烘干机对水稻进行烘干。

  位于秀屿区的东庄后江水闸排水工程,保护着上游600多亩农田、270多亩虾池及低洼地30多户民房。平时海水涨潮时要关闭水闸,避免海水倒灌;海水退潮时,要打开闸门把洪水排出。8月8日晚上,海堤狂风大作,暴雨倾盆。由于当天中午东庄成片停电,看护水闸的工作人员无法开闸作业,他独自又无法拉起上百斤重的水闸,十分着急。驻村的10多名干部得知情况后,立刻前往帮忙。经过近2小时的努力,闸门被拉起近2米高,上游洪水奔腾而出,涌入大海,成片农田及房屋得到保护。

  “苏迪罗”登陆时,莆田市紧急召开台风登陆后防御工作会议,福建省委副书记于伟国提出要求:“台风登陆不代表台风的破坏力和影响力结束,还要高度警惕风大雨大引起的次生灾害,最重要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要做好防抗台风的后半程工作。”

  “截至8月8日18时,东圳水库水位70.87米,蓄水量13 862万立方米,蓄水占正常蓄水百分比49.0%;金钟水库水位226.06米,蓄水量5 487万立方米,蓄水占正常蓄水百分比55.3%……”记者将莆田市水库蓄水情况统计表与前几日的数据对比得知,由于前半年干旱,莆田全市41座大中小型水库大多数出现需水量不足的情况,台风带来的降雨使得水库蓄水量均有所提升,各水库均未出现险情。

  8月9日一大早,莆田市水利局派出4个工作组分赴各县区各单位,对水库山塘等水利设施展开拉网式检查,立即排除险情,尽早消除隐患,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度汛。“要立即启动水利工程灾后重建计划,下大决心启动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市的防汛抗灾能力。”翁玉耀表示。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5年8月11日

王华 张智杰 林国富
责任编辑:李爽


  相关新闻:
福建省水利厅党组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会
福建省南平市开展院士南平行活动 助力“水美城市”建设
福建省水利厅开展全省第二批综合治水试验县竞争立项活动
福建省水利厅党组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福建省防指会商通报第22号台风“苏拉”情况
砥砺奋进的五年|安全生态水系治理 福建治水进入新境界
福建省防指会商部署台风“兰恩”防御工作
砥砺奋进的五年|生态福建水利领跑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最美家乡河.jpg
大图.jpg
把握经济“脉搏” 谋探发展“良方”——山东德州河务局经济工作发展纪实.jpg
网站首页大图.jpg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