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第五届黄河国际论坛举行水领导人高层论坛

2012-09-26

主席台

陈雷讲话

胡四一、纳吉共同主持论坛

会场  

  中国水利网站讯 9月25日下午,第五届黄河国际论坛水领导人高层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水利部部长陈雷在论坛上讲话并回答了现场提问。他指出,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一道,继续加强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携手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丹麦环境大臣奥肯,津巴布韦水资源开发与管理部部长恩科莫,世界水理事会主席福勋,瑞士联邦环境署副署长高兹,匈牙利地方发展部水利国务秘书科瓦奇,美国陆军工程师兵团副司令沃什,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环境、水与人口社区部部长伯克,联合国秘书长水与卫生顾问委员会委员乌朱诺夫,巴西国家水利署署长安德鲁等出席论坛并发言。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副总干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教育学院院长纳吉共同主持。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陈小江、水利部总工程师汪洪、总规划师周学文等出席论坛。

  陈雷在讲话中首先代表中国水利部,对出席水领导人高层论坛活动的各位嘉宾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良好的祝愿。

  陈雷说,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问题,先后采取一系列强有力举措,推动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以年均1%的用水低增长支撑了年均近10%的经济高速增长,在农业用水基本保持零增长的情况下,粮食产量提高近80%,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陈雷指出,中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国土资源和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中国的水资源形势更趋严峻,强化水资源管理的任务更加繁重。为此,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并抓紧开展六项工作:

  一是严格用水总量控制,促进水资源永续利用。加快建立覆盖流域和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严格控制水资源短缺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发展高耗水项目,切实做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建立和完善国家水权制度,积极培育水市场,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

  二是严格用水效率控制,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强化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制定和推行节水强制性标准。加快灌区节水改造,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加大工业和服务业领域节水技术改造力度,全面推行城市节水。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积极开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加强雨洪资源和微咸水利用。

  三是严格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强化水资源保护。按照江河湖泊不同功能分区,实行分类保护和管理。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依法限制排污总量,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大主要污染物减排力度。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和湿地的保护,推进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修复。

  四是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增强水资源配置能力。以重要江河骨干河道为基础、重要控制性水库为中枢,依托南水北调等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实施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着力构建引排顺畅、蓄泄得当、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现代水网体系。

  五是强化考核评估监督,落实水资源管理责任。将水资源管理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完善水资源监测、用水计量与统计制度,加强取水、排水、入河湖排污口计量监控设施建设,建立中央、流域和地方水资源监控管理平台,全面提高监控、预警和管理能力。

  六是加快改革创新,夯实水资源管理工作基础。抓好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建设,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完善水资源规划体系,充分发挥规划的基础导向和刚性约束作用。健全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严格水资源有偿使用,稳步推进水价改革,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促进水资源节约与保护。

  据介绍,水领导人高层论坛是第五届黄河国际论坛的一项重要活动。论坛邀请世界水事领域的高层领导人,包括各国政府的高层官员、国际水事组织的高层负责人等,就全球水危机、水资源综合管理、应对气候变化和灾害管理等普遍关注的水事领域,发表观点和看法,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和思想碰撞,为水资源问题的解决寻求新的思路和途径。同时,论坛还设置互动环节,为与会人员提供对世界水事高层领导人进行提问和交流的机会。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9月26日

本站第五届黄河国际论坛报道组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最美家乡河.jpg
大图.jpg
把握经济“脉搏” 谋探发展“良方”——山东德州河务局经济工作发展纪实.jpg
网站首页大图.jpg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