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松辽水利委员会成立30周年
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水利部部长 陈雷
(2012年9月20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在各地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的关键时期,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松辽水利委员会成立30周年,回顾松辽委走过的光辉历程,展望松辽流域水利改革发展的美好前景。首先,我代表水利部,向松辽委成立3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松辽流域水利改革发展做出贡献的松辽委广大干部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诚挚的问候!
198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在长春成立,代表水利部在松花江、辽河流域和东北地区国际界河以及独流入海河流区域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责。从此,松辽流域水利事业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30年来,松辽委深深扎根松辽流域这片热土,与流域内各省区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积极投身兴水利、除水害、治水患、惠民生的伟大实践,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效维护了流域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特别是近年来,松辽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牢固树立民生水利理念,围绕松辽流域防洪减灾保障、水资源供给保障、水生态环境保护“三大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动流域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一是流域水利规划体系不断完善。松辽委成立后,及时组织修订《辽河流域规划》,编制《松花江流域规划》和《松花江、辽河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成为松辽流域水利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1998年嫩江、松花江大洪水后,又相继组织编制了80余项涉及流域防洪、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的规划。尤其是近年来,松辽委充分运用协商协调机制,统筹兼顾各方利益,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完成了新一轮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任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流域水利规划体系,为流域江河治理开发保护和水资源综合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二是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大幅提高。推动兴建了尼尔基、石佛寺等一批防洪骨干工程,开展了胖头泡、月亮泡等重要蓄滞洪区、重点城市防洪工程和重要河段堤防工程建设。突出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不断完善洪水调度方案和洪水管理系统,科学实施白山、丰满等骨干水库洪水调度,成立了松花江防总和辽河防汛抗旱协调领导小组,流域防汛抗旱减灾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成功地应对了1995年、1998年、2010年等流域性大洪水,以及1989年、2009年等流域性干旱,最大程度地保障了流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
三是流域水资源管理进一步强化。从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出发,先后兴建了磨盘山、哈达山、大伙房输水等一大批水源工程和跨流域、跨区域引调水工程,基本形成了“东水中引、北水南调”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积极推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初步确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指标体系。以大凌河、霍林河为试点的水权制度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有效实施了尼尔基、察尔森水库兴利调度和扎龙、向海湿地生态应急补水。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提高,万元GDP用水量从1980年的1766立方米降至2011年的170立方米,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3。
四是水土资源保护力度持续加大。组织完成水功能区划和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提出松花江、辽河流域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加强了重点水功能区动态跟踪监测。出台松辽委应对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建立松花江干流水质模型及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有效应对了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以东北黑土区为重点,积极组织实施流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和综合治理,累计治理水土流失19.27万平方公里。完成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系统建设,不断加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力度,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
五是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稳步推进。在抓好重点骨干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按照民生优先的原则,合理安排流域水利工程布局,大力推进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农村饮水安全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一大批水利工程相继建成并发挥效益。不断深化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水利工程规范化、现代化管理步伐,河道管理持续加强,涉河建设项目管理逐步规范,流域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初步建立。
六是依法治水管水工作深入开展。不断完善流域水法规和水行政执法体系,进一步健全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为依法治水提供了有力支撑。强化水政执法监察队伍建设,不断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查处了一批水事违法案件。妥善调处一批省际水事纠纷,有效规范省际边界水事活动,确保了流域水事秩序的和谐稳定。规范并严格实施水工程规划同意书、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入河排污口审查等制度。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水行政许可全面实施,政务公开稳步推进,水利普法宣传取得显著成效。
七是流域综合管理能力显著提升。水利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研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多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际河流管理和水文基础工作不断夯实,水利信息化发展迅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加大青年干部选拔培养力度,培养造就了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作风好的水利干部职工队伍。内部管理不断规范,机关行政效能显著提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职工工作、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党的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风清气正、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日益浓厚。
八是团结治水局面得到巩固加强。立足流域机构规划、指导、协调、管理、监督的职能作用,积极创新流域管理模式,统筹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各方利益关系,形成了团结协作、科学治水的良好局面。组织流域各省区签订了松辽流域省际边界水事协调工作规约。充分发挥松辽水系保护领导小组作用,加强流域与区域间、行业间的协调配合,建立了流域省界缓冲区水质会商机制。
三十载辛勤耕耘,汗水洒遍白山黑水;三十载风雨兼程,足迹遍布关东大地;三十载春华秋实,硕果结满东北沃土。30年来,松辽委广大干部职工励精图治、拼搏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创造了世人瞩目的骄人业绩,在松辽流域治水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绚丽篇章。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得益于水利部党组的正确领导、精心指导,得益于流域内各省区党委政府、水利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大力支持,得益于松辽委历届领导班子的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得益于松辽委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水利部,向所有关心、支持松辽水利事业发展的流域内各省区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关键时期。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中央1号文件、召开最高规格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开启了中华民族治水兴邦的新纪元。松辽流域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老工业基地,区位优势明显,地域特色鲜明,发展潜力巨大,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特别是随着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保障粮食安全战略的深入实施,松辽流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加速推进,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日益突出。目前,松辽流域防汛抗旱减灾体系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民生水利建设任务依然艰巨,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尚不完善,部分地区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水利行业管理和社会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松辽委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治水兴水决策部署,立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抓住战略机遇和有利时机,科学谋划流域水利改革发展和综合管理工作,搞好顶层设计,加快推进事关流域长远发展的重点水利薄弱环节建设,着力提高水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水资源配置和调控能力、水资源节约和保护能力、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为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一要立足流域可持续发展,大力提升水资源供给和保障能力。要加快完善“东水中引,北水南调”的水资源配置格局,继续推进流域重要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有效缓解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要着力抓好流域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抓紧启动实施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大力推进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尽快形成与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要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力推进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实现节水、增效、增粮、增收。要积极探索在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实施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着力构建现代化水网体系,大力提高雨洪资源利用水平,为农业灌溉和湿地保护提供更加可靠的水源保证。
二要着眼水资源永续利用,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抓紧确定流域各省区用水总量、跨省河流省界断面水量控制指标,推动各省区水量逐级配置落实到用水区域和用水户。要大力推进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及时修订和完善行业用水定额标准,进一步加快流域水资源监控系统建设。在嫩江中下游、西辽河、东辽河等用水矛盾十分突出的区域,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要严格实施入河排污口设置同意制度,不断完善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机制,突出加强省界和重要控制断面的水质监测及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尽快建立省界缓冲区污染物指标考核体系。要扎实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科学制定重要供水水源地保护应急预案,不断提高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的能力。
三要突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加快完善防汛抗旱减灾综合体系。扎实推进嫩江、二松、松干、东西辽河等大江大河及重要支流堤防工程建设和流域重点城市防洪能力建设,大力实施毕拉河口、文得根等流域重要支流防洪骨干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胖头泡、月亮泡蓄滞洪区建设,抓紧对盘山闸、浑河闸进行改扩建,积极开展跨界河流国土防护、省界水事敏感河段治理,确保实现流域防洪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要大力推进流域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积极在粮食主产区和其它重点地区开展应急抗旱水源和防洪除涝工程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抓紧启动实施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要全面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着力加强防汛抗旱指挥、水情旱情监测和预警预报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流域法规和科技支撑体系,不断强化流域与区域防汛抗旱统一管理和调度。
四要围绕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扎实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以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以漫川漫岗区、丘陵沟壑区为重点,以小流域为单元,扎实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健全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全面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要积极构建水资源保护与河湖生态治理修复工程体系,抓紧研究建立生态用水及河流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尽可能满足重要湿地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用水需求。要科学核定各地区地下水开采量控制指标,尽快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和监督管理体系,确保地下水严重超采状况得到明显好转,重点生态脆弱地区生态得到明显修复。
五要加快推进依法治水管水,着力增强流域水利社会管理能力。要加强流域管理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流域水利规划体系,切实增强水利规划对涉水活动的管理和约束作用。要突出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配置和统一调度,不断加大流域与区域水行政联合执法和违法案件查处力度,积极预防调处省际边界水事纠纷,努力维护流域良好水事秩序。要健全流域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加强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认真抓好流域内中央投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稽察工作。要进一步加大流域水利建设市场的管理力度,积极构建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的信用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切实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六要切实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不断夯实流域管理各项基础工作。要从流域发展大局出发,继续加强与流域内各省区间的沟通、协作、配合,进一步巩固团结治水、合力兴水的良好局面。要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要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切实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要继续强化各级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切实抓好预算执行进度和内部审计监督。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努力建设充满活力、文明和谐的流域机构。
同志们,松辽委30年的光辉业绩已经载入史册,新的使命和任务更加艰巨繁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奋力谱写松辽流域水利管理的崭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最后,祝愿松辽委的明天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