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是全国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试点。2011年8月26日,水利部胡四一副部长出席山东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培训班暨全省水资源管理工作
现场会并讲话,充分肯定了山东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和成效,要求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胡四一副部长指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基本国情水情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点
任务。目前,全国各地正在按照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要求积极落实。为加快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一是要准确把握中央对基本国情水情的基本判断。要从战略高度审视
水资源问题,充分认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极端重要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区域发展和水资源的矛盾愈加突出,一些地区水资源已经突破或
者接近水资源可以支撑的限度。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刚性措施,水资源难以承载,水环境难以承受,经济发展难以为继。二是准确把握实行最
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战略定位。要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
容。既要看到水资源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保障作用,也要看到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规模的制约作用;在水资源总量有限,而用水
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只有守住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三条红线",让水资源要素在我国经济布局、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中成为重要的约束性、控制性、先导
性指标,才能引导各地自觉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布局,拓展发展空间,使经济社会布局和发展战略主动适应水资源和水环境禀赋条件。三是准确
把握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目标要求。水资源管理措施的落实必须以考核、规划、审批、许可等这样一些硬性手段和刚性约束来予以保证。三条红线目标与指
标是考核评价和问责的重要依据,必须不折不扣达标完成,以保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四是准确把握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针对性与系统性。实
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注重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全过程管理,强调水资源配置、节约与保护并重。其主要任务是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四个方面的制度。五是准确把握实行最严格水资源
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中央明确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是地方人民政府;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主动承担任务,发挥牵头作用,具体实施水资源的
统一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工作。六是充分认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
管理制度的艰巨性与长期性。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刚刚起步,各项基础工作、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监管能力比较薄弱。要充分认识严格水资源管理的艰巨
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坚持阶段性任务与战略性目标相结合,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推动,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最终全面实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目标任
务。
胡四一副部长还强调,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要注重制度建设和科技创新,注重政策引导和部门协调,注重试点总结和经验推
广,尤其要注重管理制度的周密设计和细心实施;对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必须坚持顶层设计,要从宏观和战略层面进行
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从实践和操作层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着力于从根本上、制度上推动问题的解决。
作为全国试点,山东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取得明显工作进展与成效:山东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初步确立,水
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初步建立,水资源管理措施的落实力度明显加大,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得到加强。胡四一副部长在充分肯定工作进展与成效的同时,对下一
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山东省要在已有制度框架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各项具体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各项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强化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执
法检查;将建设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基础性支撑;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以科技创新推动水资源管理现代化进程;强化队伍建设
等。
山东省各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处、科)主要负责人等约3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水利部水资源司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
来源:水利部网站 2011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