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讯(记者 李建国 生效有)4月26日,内蒙古人民期盼已久的黄河内蒙古段十大孔兑综合治理工程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毛不拉孔兑正式开工。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刘新乐出席开工仪式并致辞。
十大孔兑(“孔兑”为蒙古语,意即“山洪沟”)位于黄河流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北部,发源于鄂尔多斯台地,地处黄土高原北部丘陵沟壑区和库不齐沙漠腹地,为黄河内蒙古段由南向北汇入黄河的10条相邻的一级支流。十大孔兑流域现有总人口15.8万人。特别是十大孔兑山洪频发形成沙坝,严重威胁着黄河内蒙古段防洪防凌安全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影响黄河健康生命。加快黄河内蒙古段十大孔兑治理,对缓减突发性洪水泥沙灾害和内蒙古河段河床抬高趋势,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十大孔兑分别是毛不拉孔兑、布尔嘎斯太沟、黑赖沟、西柳沟、罕台川、壕庆河、哈什拉川、木哈尔河、东柳沟、呼斯太河。十大孔兑区间长度约210公里,流域面积1076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8803平方公里,其中风水蚀面积8363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95%。上游属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中游为风沙区,风蚀沙化严重;下游为洪积、冲积平原,孔兑提防老化失修。十大孔兑流域涉及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达拉特旗、东胜区和准格尔旗4个旗(区)。
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水利厅始终高度重视和关注十大孔兑的治理。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多年来,通过项目整合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从根本上解决十大孔兑的隐患,2010年4月,水利部和自治区政府联合批复了《黄河内蒙古段十大孔兑治理规划》。规划以控制性突发性洪水泥沙为主,通过拦、蓄、分、用、排等综合措施,到2020年入黄泥沙较现状减少70%,有效控制洪水泥沙灾害,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今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十大孔兑治理列为自治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鄂尔多斯市治理水土流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壮举,全力推进工程的建设的实施。
水利部和自治区要求,鄂尔多斯市要从大局出发,稳妥高效地搞好项目区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为工程建设创造和谐的施工环境。各有关部门、施工、监理等单位要本着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管理,精心组织设计,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好十大孔兑工程,把该工程建成一流的生态工程、水保工程、民生工程。水利部和有关流域机构将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进一步推进内蒙古水利改革与发展。
规划的总体布局是,按上游丘陵沟壑区、中游风沙区、下游平原区3大防治区进行总体治理。上游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施以骨干坝为主的沟道拦沙工程、坡面林草措施、生态修复等;中游开展引洪滞沙和防风阻沙林带建设;下游实施孔兑提防培修加固工程。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44.6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23.9%;新增林草措施面积18.8万公顷,占区域总面积21.4%;规划骨干坝237座,新建引洪滞沙工程6处,改扩建5处;规划下游堤防工程总长度为155.6公里。项目建设期10年,总投资23亿元。
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廉素致欢迎词。黄委副主任廖义伟、自治区水利厅厅长戈锋及当地政府负责人等参加开工仪式。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