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退渔还湖 碧水重现——江西瑞昌市开展水生态建设侧记
 
分享到:
2018-04-27

  □本报记者 钟建平 通讯员 李志强

  拆除围栏面积3万余亩,涉及水产养殖户100余家,竹竿等养殖设施拆除80%以上……

  过去的赤湖因盲目高密度养殖,杂乱无序、密密麻麻的湖面围网影响了湖面美观,严重破坏了水生态系统;如今的赤湖,在退渔还湖等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逐渐恢复了生机。

  从2016年年底开始,江西省瑞昌市全面提速“清河行动”,推进“五大升级”,重点围绕赤湖瑞昌责任区开展退渔还湖工作。几年间,不仅有效改善了水生态环境,还进一步促进了河长制等制度的落实。

  明确部署 迅速落实

  赤湖位于瑞昌市和九江市柴桑区之间,区域水域面积7.5万亩,其中赤湖瑞昌责任区水域面积3.6万亩。由于多年的经营性养殖,湖面围网密布,杂乱无序,不仅影响赤湖景观,还破坏了赤湖的水生态系统。为此,2016年年底,瑞昌市政府将赤湖瑞昌责任区退渔还湖和水生态改善工作列为推动“清河行动”、河长制的重要内容和推进“五大升级”的重大举措,正式拉开还赤湖碧水的序幕。

  随后,瑞昌市全面部署退渔还湖工作,明确工作目标、时间、要求和责任单位。沿湖张贴通告500余份,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政策,向所有养殖户下发承包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签的书面通知。2017年3月,瑞昌市政府制定《赤湖瑞昌责任区退渔还湖工作实施方案》《瑞昌市赤湖责任区退渔还湖围网拆除工作方案》《赤湖水域养殖设施拆除协议》,进一步加快了赤湖水域水生态建设的步伐,确保赤湖瑞昌责任区退渔还湖围网拆除工作在既定时间节点全面完成,为下一阶段水生态环境提升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强力行动 破除顽疾

  作为此次行动的核心工作,退渔还湖工程在2016年年底启动后,很快就得到了各部门的强力落实。一方面,水利部门发挥职能,第一时间入驻,对水域内的养殖情况以及水质情况等进行了摸底,迅速拟定了整改方案;另一方面,围绕渔民后期的补助问题,财政等部门也按照要求,本着先易后难、依法实施的原则,对工作对象进行分类补助。2017年11月底前,与主动配合拆除养殖的对象签订拆除协议,按照合同面积给予相应劳务补助,标准为100元每亩,对养殖设施拆除到位的养殖户,及时发放劳务补助。

  退渔还湖工程涉及拆除围栏面积3万余亩,水产养殖户100余家,遇到的阻碍也是不小。为此,瑞昌市对侵占水面、拒不退出的养殖户进行了依法起诉。2018年4月4日,经瑞昌市赤湖瑞昌责任区退渔还湖专题会议研究决定,根据瑞昌市人民法院、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结果,对非法侵占国有水面的养殖围栏依法拆除;4月6日,瑞昌市组织多部门联合开展行动,对非法侵占国有水面的养殖围栏依法拆除,在拆除过程中对极少数阻挠拆除工作的养殖户依然耐心宣传相关政策。在多部门联动和养殖户的配合下,赤湖瑞昌责任区围网拆除工作顺利完成,清澈的湖水逐渐回归。

  多措并举 长效保持

  瑞昌市近日在赤湖开展了增殖放流活动,共投放青、草、鲢、鳙等鱼种1.5万公斤。此次活动将有效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改善赤湖水域生态环境。除了投放鱼苗,瑞昌市还将围绕改善赤湖水生态目标,进一步提高工作要求,对拆围留下的渔船、栏杆等进行及时清理,整治水域岸线。同时,瑞昌市还将对赤湖的岸上环境进行整治,通过种植树木、招聘保洁员进行及时清理等措施,确保水生态建设成果长效保持。

  下一步,瑞昌市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把环境保护好,早日重现赤湖的一湖碧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8年4月27日

钟建平 李志强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浙江率先建立省内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福建试行综合性生态补偿
海南明确污染水体治理路线图
鼓水复流已有时——山西新绛县鼓水生态修复纪实
嘉禾佳水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