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浙江景宁:绿水青山保卫战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掠影
 
分享到:
2018-07-02

两山夹一水,众壑闹飞流 钟鸣 摄影

  □通讯员 潘珅珅 蒋硕漱 张海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浙南山地中部,境内小溪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将县境分为南北两部分,形成两岸宽约124.6公里的狭长带,构成了“九山半水半分田“和”两山夹一水,众壑闹飞流”的地貌格局。境内水系属山溪性河流,坡陡流急,部分地带陡坡林稀少,矿土松散,属于水土极易流失的地质地貌。

  近年来,景宁县人民政府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号召全面绿化造林,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十二五”期间,景宁县总共投入资金 3200万元,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57.33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多措并举,成效显著。

  抓动态监测

  景宁县严格遵循相关水土保持法规定,坚持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32字工作方针,坚持把预防监督放在首位,严格执法,做到了监督机构、监督人员、规章制度、监督行为四落实。通过采取对县域内水土流失情况的动态监督,强化水土保持落实。2017年全县共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24个,征收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87.3余万元。同时,景宁县通过不断强化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后监管,定期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对重点项目工程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检查频率,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监督检查意见并发放整改通知书进行督办,有效地遏制了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小流域治理

  近年来,景宁县水利局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谋划力度,对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采取封育治理、溪沟整治、修复护岸、建水土保持林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理,自2013年起,累计开展鹤溪小溪流域等二十四条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共治理57.3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

  此外,景宁县还通过水土保持下山进村,整治溪沟,保护水源,涵养湿地等手段,综合提升人居环境。其中最为典型的就属畲乡绿道,该项目尝试把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与水利风景区打造、休闲综合体建设相结合,科学运用治水造景,引水入塘等手段,打造青山绿水,环境优美的公众休闲观光点。

  通过治理景宁县提升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加大执法宣传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为此,景宁县结合有关宣传和新闻部门运用各种形式广造舆论,大张旗鼓地宣传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充分利用“3.22世界水日”、水利宣传周、《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纪念日等时机,向市民宣传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明显增强,为该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经过卓有成效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景宁县的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生活环境更加优美了,生产、生活条件更加安全了,促进了群众增收,有力的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7月2日

潘珅珅 蒋硕漱 张海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长潭水库:迎战高温酷暑 保护水源安全
浙江苍南县:一本报告多次适用 “三合一”捆绑评估省时增效
台风“安比” 逼近 军民严阵以待
浙江省防指将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为Ⅱ级
浙江:天台将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到III级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