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边疆人民走上“幸福路”
——写新疆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库区道路淹没恢复工程贯通之际(上)
 
分享到:
2019-11-13

绵延的公路 李显平/摄

  □通讯员 邢仁峡 罗瑛 崔笑容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如今,这首歌也同样唱出了南疆人民对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库区淹没道路恢复工程完工通车的期盼和喜悦之情。

  11月10日,由中核集团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叶尔羌河流域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叶河公司”)兴建的新疆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库区道路淹没专项恢复工程顺利完工,标志着新疆最后一条“村村通”公路全线贯通,它对促进南疆地区的脱贫攻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使命在肩 勇挑重担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 172 项节水供水重大工程之一,同时是国家“十三五”期间 100 个重大项目之一,工程建成后,对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巩固脱贫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库区道路淹没专项恢复工程是阿尔塔什移民专项工程的一部分,关系塔尔乡及沿线多个村的通畅问题,是高原山区群众出行的重要通道,是自治区党委、政府 2019 年重点关注的交通扶贫兜底项目,是自治区最后一条通乡硬化道路,同时也可助力南疆旅游发展。

  阿尔塔什库区淹没道路恢复工程位于喀什地区莎车县霍什拉甫乡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库斯拉甫乡的交界处。这里地形复杂,山地占全自治州总面积的90%以上,一直被称作“万山之州”。夹在两座大山中间的一条狭长小路,就是通往外界的主干道,九曲十八弯的盘山路、连绵起伏的土石山,让人看一眼就会不寒而栗,从路基到桥涵、从主体到附属,施工面几乎都在半山腰,十分险要。

  因建设主体变更,建设任务交给叶河公司,同时因各种原因导致库区道路淹没专项恢复工程建设工期由两年半压缩至14个月。复杂的地质条件加上紧张的工期,无论是施工条件还是技术难度,对于叶河公司和参建单位而言,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临工期紧、任务重、工作面狭窄、技术难度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叶河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保虎牵头成立库区道路专项恢复工程现场协调工作小组。工作小组每天一碰头、每天一总结、每天一汇报,共享信息,共商对策,共订计划,形成了部门协同、公司联动的工作格局。在日常工作中,张保虎多次深入建设一线进行工作调研和检查指导,他凭借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扎实的专业功底,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依托现有地形、增加开挖工作面、进一步优化钻孔及爆破参数等建议,被采纳后大大缩短了开挖时间,施工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

  作为分管库区道路工程建设管理的叶河公司副总经理耿新春,积极对接克州人民政府、阿克陶交通局等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积极推进遗留问题处理进度。他打破常规,创新“分段交验路基”验收形式,为后续路基硬化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大大减轻了路基开挖施工压力。

  叶河公司建设管理部副经理高飞作为库区道路淹没专项恢复工程的负责人,遇到了自参加工作以来最大的挑战。自工程复工以来,高飞充分发挥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四位一体”管理优势,主持编制项目总进度计划,参与制定主要施工方案,实行“以日保周,以周保月”的考核方式促进工程建设进度。

  作为库区道路淹没专项恢复工程管理专责的叶河公司建设管理部专责马成祥为了保证计划的各分部工程节点按期开工及交验,每日往返施工现场督促施工进度,平均每天工作时间接近12小时,平均每天行程超过130公里。马成祥在车内随时准备着2天的口粮,饿了,就在车里对付两口干馕和火腿肠;困了,找个地势平坦的路段,在车里睡上2小时,然后再投入到工作中。

  心系“天路”攻坚克难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库区道路淹没恢复工程道路全长80公里,包括4条总长2公里的交通洞,3座大桥,开挖工程量400万立方米,混凝土24万立方米。

  库区道路处在深山腹地,多处海拔在3000米左右,一旦进入工地,手机就没有信号,也没有网络,立刻与外界失去一切联络,让所有人都感到十分焦虑。每天早晨当晨曦微露时,工程监理、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现场作业的工人们就陆续进入工作面,开始一天紧张的忙碌。在全线80公里长的路段,钻机的凿岩声,各种重型机械和自卸车辆的轰鸣声,加上爆破的巨响声震撼着整个峡谷,每个工作面上都是挥汗忙碌的身影。他们从早上一直忙到天黑才返回营地。白天与群山沟壑为伴,只有夜晚在营地才能与家里的亲人通过电话报个平安。

  测量是工程的眼睛。库区道路淹没专项恢复工程从底部距离坡顶高差约60米,控制网复测线路长,带状原始地形测量、内业原始地形绘制、线路横断面绘制工作量大,设计开挖、回填量计算等时间紧、任务重,再加上气温高、辐射大、紫外线强,给前期工程的测量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承担库区道路测量任务的中水四局项目部测量队队长田文江说:“库区公路线型复杂,线路全程包括400个圆曲线,这几乎囊括了工程上能用到的所有曲线,计算放样施工难度极大,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难题。”

  地势险峻,四面环山,且大桥的桥墩大多都设计在悬崖之上,四周都是高边坡山体,岩石不稳定,不具备机器勘测的条件,在80公里长的作业面,测量工人放线全靠人工扛着仪器上山测量,稍不留神就会滑下山崖,造成严重的后果。

  为确保库区道路工程测量精确度,加快施工进度,由田文江队长负责成立了高墩身桥梁施工放样 QC 小组和测量青年突击队,通过一系列专业高效的方式,既压缩了测量放样时间,又提高了放样和控制精度,同时也节约了施工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

  阿孜巴勒迪尔大桥是全线少有的桥梁之一,也是制约全线贯通的最大瓶颈。项目部组织调配熟练的施工队,从绑扎钢筋、安装模板、预应力锚索张拉和混凝土质量控制等环节深挖潜力,并安排班组轮流工作,加快梁板预制速度。

  由于地形复杂、勘测难度大,设计图纸和实际地形出入较大。项目部成立了工程专项勘察小组,抽调技术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担任骨干,重新勘测地形。“我们的一线作业工人太不容易了,他们为了工程无所畏惧,真的是用生命在修一条天路啊!”想起工人们站在悬崖边,头顶危石钻孔爆破的危险场景,中水四局库区道路项目部经理冯勤感慨万千。

  库区道路3号交通隧洞全长860米,这里河谷深,岩层突变。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存在煤层、瓦斯、硫化氢气体等安全风险。叶河公司与项目部技术人员确定了“新奥法”施工原则,最大限度地控制了围岩变形,保证了开挖施工安全进行。

  中水四局库区道路项目部副总工程师李海峰组织现场管理及施工人员对3号交通隧洞全线进行了详细的施工作业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在开挖过程中随时查看围岩情况并根据其变化调整爆破参数,合理安排超前支护、爆破钻孔、装药、爆破、通风等工序,保证了隧道始终在安全状态下掘进。4月27日,3号交通隧道顺利贯通。

  库区一段长37.14公里的道路,被称为“一线天”施工段。路线两侧地势陡峭,地形复杂,乱石交错布于河沟内,河沟内自然纵坡较大,有3处几近垂直断崖,断崖高5米左右,且受山体限制,便道狭窄,仅能供一辆车通行,弃方运输极为困难。线路落差大,长810米线路高差为56.6米,施工任务异常艰巨。

  承担该段施工任务的中铁二十一局项目部精心组织,积极协调,选用技术先进、能力突出的爆破队伍进行桥位爆破施工,并优化技术方案,首先解决材料物资运输困难的问题,同时做好安全防护,为桥梁施工打好基础。经过403天的艰苦努力,9月15日,“一线天”主体顺利完工并通过验收,得到了自治区交通厅、克州交通局的好评。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9年11月13日

邢仁峡 罗瑛 崔笑容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新疆大石门水利枢纽大坝封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2019年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视频会议
塔里木河生态输水 点亮戈壁沙漠的绿色梦想
回荡在南疆大地的绿色颂歌
陈全国书记主持召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领导小组会议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