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5月22日讯 新疆呼图壁县为有效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大力发展现代节水农业,大丰、五工台、廿里店、园户村、石梯子五乡镇共实施河水加压滴灌1.1405万亩。
膜下滴灌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将加压的水经过过滤设施滤“清”后,和水溶性肥料充分融合,形成肥水溶液,进入输水干管-支管-毛管(铺设在地膜下方的灌溉带),再由毛管上的滴水器一滴一滴地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供根系吸收。
此种灌水方式,使农业用水方式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从大水漫灌转向了浸润式灌溉。每个滴灌滴头的浸润半径保持在40厘米-50厘米,使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最佳含水状态,土壤不板结,团粒不破坏,有很好的节水和改造土壤、压盐碱的作用;二是由浇地变为浇作物。田间无垄,作物棵间无积水,水流顺滴孔直达作物根系,加之地膜覆盖,大大减少了作物棵间蒸发,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三是从单一浇水转向浇营养液。把水变成了庄稼的“营养液”,从而使肥料利用率比传统施肥提高40%-50%,比喷灌施肥提高20%-30%。
水利局副局长何晓宁说,“通过初步预算:实施河水加压滴灌的棉田,节水46%,节肥40%,省地5%,省工50-80天,增产幅度50-80公斤,经测算,每亩预计增收330元,节约各类成本预计约250元。”河水加压滴灌只需要加压,而不需要抽水,仅此一项就节省了电费。目前,全县实施河水加压滴灌的棉花长势良好、丰收在望,预计每亩籽棉增产50至80公斤,受益农户节本增收达580元左右。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9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