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多源补水复畅流 千年运河展新韵
——天津市多措并举助推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任务完成
 
分享到:
2023-06-14
 
补水后的京杭大运河天津段风光旖旎  天津市西青区水务局供图
  □本报记者 王延
  一河清水,两岸碧绿,补水后的京杭大运河天津段,逶迤铺展,宛如翡翠缎带,通向北京,连接黄淮。
  2023年3月,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行动启动以来,天津市累计向京杭大运河补水7671万立方米,提前超额完成水利部补水计划要求,境内京杭大运河沿线水环境持续保持良好,稳定实现全线有水流动目标,助力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任务顺利完成。
  科学实施补水调度
  京杭大运河天津段北起天津武清区木厂闸上游津冀交界,南到静海九宣闸上游津冀交界,流经武清、北辰、河北、红桥、南开、西青、静海7个区,全长182.6公里,是天津重要的生态廊道。京杭大运河贯通补水期间,天津市统筹利用引滦水源向北运河等中心城区河道补水4324万立方米,利用南水北调东线北延水向南运河补水3347万立方米,有效补充了河道水量。
  “京杭大运河天津段与子牙河、海河等天津市重点河道相连,是天津水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生态补水在实现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的同时,也为子牙河、海河等市区一级河道补充了水量。”天津市水务工程运行调度中心主任刘战友表示,京杭大运河补水期间,海河明珠泵站等循环设施24小时开启,持续加大中心城区河道循环力度,以北运河、海河等重点河道带动中心城区一、二级河道整体循环联动,实现了中心城区河道水质整体提升,达到了让水蓄起来、使水活起来、让水净起来的目标,为市民出行营造良好环境。
  协调联动保水护水
  今年,天津市组织各区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河湖专项行动,通过河湖水质恶化溯源排查整治,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常态化清理等举措,对全市重点河湖水域垃圾漂浮物、阻水网障渔具以及违法捕捞、非法排污、侵占水域岸线等问题开展集中治理,努力提升全市重点河湖及周边地区水环境质量。
  天津市多部门合力开展保水护水工作,保障京杭大运河生态补水顺利实施。各河道管理部门持续加强河道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上报,累计开展日常巡查126人次,出动车辆42车次,巡河里程2556公里,有力保障了输水安全。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天津市水务部门全天候开展京杭大运河水文测报工作,全力做好补水期间天津市境内水文监测与信息共享,每日两次监测水情数据,确保数据及时准确无误。沿河属地河湖长办及相关部门积极向沿河街镇村居民宣传京杭大运河生态补水的重要意义,并布设警示标识,维护京杭大运河补水秩序。
  统筹调配服务发展
  静海区作为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重要的受水区,通过对补水水量进行统筹调配,为区域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灌溉水源保障。“大运河补水时间与农业灌溉高峰期重合,为静海区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水源补充,满足了沿河两岸多个乡镇的农业用水需求。”静海区水务局副局长尹桂强介绍,静海区作为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重点地区,全区灌溉水源已切换为地表水,此次补水为今春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天津是资源型缺水城市。为了弥补生态和灌溉水源缺口,天津对此次补水水源进行了统筹调度。一方面利用中心城区河道循环调度,将北运河、海河水向周边河道扩散,实现一水多用,为环城四区提供灌溉水源;另一方面,利用引江东线北延调水补充南运河、马厂减河水量,为静海区、滨海新区沿河村镇提供灌溉水源。
  京杭大运河是京津冀重要的生态廊道,今年以来天津水务部门在全力做好京杭大运河生态补水的同时,把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作为重要任务,积极推动实施北运河筐儿港至屈家店段综合治理、木厂船闸等工程建设,持续加大京杭大运河生态补水力度,积极推动实现北运河分段旅游通航目标,助力京杭大运河重现千年神韵。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3年6月14日
王延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百名河长当榜样 千处河湖作示范
天津启动2023年第三次引滦调水
大港油田“红了”
天津:汛期水环境清理任务完成
打卡圆梦湖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454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