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把脉水情 服务民生——山西省智慧水文发展纪实
 
分享到:
2018-06-22

  □本报记者 李攀 孙尚荣 王秀芳 通讯员 李继红

  “只要将时间、站点等查询条件设置好,全省的水雨情信息都可实时在线查询。”在山西省水情查询业务系统中轻轻一点,各个水文站点的水位、流量、降雨量等信息清晰显示,一目了然。

  这是山西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与水文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成果。“水文信息数据整合共享,既是‘智慧水文’的发展方向,也成为提升全省水文现代化水平的重要路径。”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副局长李爱民说。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山西在“大水文”理念的引领下,不断推动水文技术、水文人才、水文服务提档升级,行业向着和谐发展、安全发展、能力发展不断迈进,在从传统水文向智慧水文拓展的道路上步履铿锵,为全省水利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坚强支撑,谱写了一曲继承与创新并进、光荣与梦想交织的辉煌篇章。

  织密网眼 小数据服务大民生

  如果将水文水资源监测工作比作一张遍布江河湖泊的“网”,水文站点就是这张网上的“结点”。水文站网的疏密,决定了网眼的大小,也直接影响整张网“捕捞”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提起2016年“7·19”暴雨洪水,很多山西水文人记忆犹新。当日,受强降雨影响,汾河遭遇了自1996年以来最大洪水过程,流量超过4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急速向下游推进,严重威胁地区防洪安全。

  情势危急,在昼夜坚守中,运城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和新绛水文站职工精准预报了350立方米每秒、450立方米每秒两次洪水的洪峰流量和到达时间,及时发布汾河新绛断面上下游洪水演变过程,编发数百条水情信息,向运城市防指提出汾河新纺段堤防加高1.7米的技术方案,为汾河下游各级防汛部门防洪抢险和科学调度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汾河安全度汛抢占先机。

  新绛水文站的建成,得益于山西中小河流监测系统建设项目的实施。

  “十二五”期间,山西投资3.03亿元大力推进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进一步优化水文站网布局,对25处水文站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新建43处水文站和7处巡测基地,增加47处水位站,基本建成了布局合理、密度适当、配套齐全、功能完备的水文站网体系。监控范围涵盖了全省主要河流和有重点防洪任务的89条中小河流,筑牢水文事业发展“底盘”。

  与此同时,山西水文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全力打造水文服务品牌,实现了从技术导向型水文向服务导向型水文、数据服务型水文向成果服务型水文、行业水文向社会水文的跨越性转变。

  对全省99个国家重要水功能区进行全覆盖监测,对567个入河排污口进行调查监测评价,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全面推行河长制提供有力支撑;对汾河中下游干流150个水质断面每周进行取样、分析、化验,为以汾河流域为核心的重点河流生态修复治理提供决策依据;检测贫困县水样,为精准扶贫和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提供坚实基础;在兴水战略、35项应急水源工程、大水网规划论证和建设中,精心测量计算,科学分析评估,为水利工程建设运行提供科学依据……山西水文监测从单一走向多元,服务功能得到全面体现。一个个小小的水文数据,支撑起全省水利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民生。

  科技先行 打造水文最强大脑

  “这台自记水位计的数据采集频次为6分钟一次,可实时将水情数据自动传输至全省水情查询业务系统。”在铺头水位站,临汾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王彦红介绍道。

  铺头水文站位于临汾市乡宁县,依托水位观测设施、流量测验设施和视频监控系统,水文站可自动采集、储存、传输水位和流量数据,为下游襄汾县防汛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数据采集信息化、信息报送网络化,这是山西水文科学、精准测报的底气所在。

  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山西省大力推进“智慧水文”建设,引进远程雷达波数字化测流系统、俯视水位计等新仪器、新设备,进一步提高了水雨情监测、测报分析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作为“互联网+水文”的重要体现,覆盖全省所有水文站和水位站的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水雨情信息数据广度覆盖、集中接收、统一使用、快速传输和及时反馈。“如果雷达波数字化测流系统、俯视水位计等设备出现故障,上级部门可以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直接观测人工水尺进行报汛,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王彦红说。

  “水情易信通”手机App利用互联网垂直搜索引擎抓取水文相关数据,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客户端,可随时随地获取各个监测点的汛情变化情况,有效解决了信息孤立、效率不高、管理不精细、处置不及时等问题,全面提升了山西水文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集约化、规范化水平。

  “每天早上,一打开手机,在家就能查看站里的水情信息,真是太方便了。”柴庄水文站一位工作人员感慨道。

  李爱民说,下一步,山西计划充分利用现有监测网络和自动化测报体系,加大物联网、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新技术应用力度,逐步实现测站运行监测、数据采集、考核评价等实时在线管理。

  中小河流水文预警预报系统、数据云计算中心、异地数据灾备中心等高新科技为山西水文发挥“最强大脑”作用助力,为全省水文现代化建设发展增添“加速度”。

  搏击风雨 水文尖兵不辱使命

  面对着缓缓流淌的汾河水,背靠着贫瘠荒凉的土坡,生活用水极度不便,手机信号时有时无,购买生活用品最近也得到5公里外的村庄集市……这里是临汾市襄汾县石沟村北的柴庄水文站。

  今年37岁的解斌,从大学毕业时接过父亲衣钵,到如今十余载的坚守,他带领站里的3名职工,钻研专业知识,提升测报水平,改善工作环境,使柴庄水文站的各项工作更加细致化、条理化、制度化。在临汾水文分局举办的水文资料质量评比中,柴庄水文站曾连续4年获得第一名。而他本人也多次被分局授予“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多次在省局、分局职业技能大赛中名列前茅。

  “水文站是第一手水文数据的获得者,测报数据对下游防洪减灾至关重要,容不得一丝懈怠。这么多年来,水文站已经成了我的第二个‘家’。”解斌说。

  在山西水文事业发展历程中,解斌的事迹并非个例。

  多年来,山西水文尖兵冲锋在前,勇挑重担,用行动践行着“平常时期看得出、关键时候站得出、危难时刻豁得出”的豪壮誓言。看水位、测水量、报水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水尺是与他们日夜相伴的知音,小舟是他们抗击洪流的战友,水涨水落牵动着他们的每一根心弦。河道边、洪流前、沟壑中,有水流过的痕迹,就有水文人的身影;风雨中、晴日里,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激发水文人的不屈斗志。

  忻州水文分局站网科科长李斌前,以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为全省水文事业汇编了大量宝贵的水文资料;省水文局水质处处长李谦,从事地下水监测和水质监测工作36载,曾在100天时间里加班加点完成全省水质普查和国定贫困县饮水安全水质检测工作,向全省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正是有一个个像解斌、李斌前、李谦这样的“小水滴”,才得以汇聚成山西水文系统的浩瀚“江海”,使水文精神不断发扬光大,水文基因得以永续传承。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山西水文人将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和智慧,把脉江河,服务大局,不断提高智慧水文服务水平,努力开创新时代水文事业新局面,谱写山西水文事业发展壮丽篇章。

  “山西将努力开创新时代水文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持续提升水文服务水平,进一步凸显水文的社会公共服务价值,为加快推动民生水利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局长宋晋华坚定地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8年6月22日

李攀 孙尚荣 王秀芳 李继红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山东2035年全面实现水文现代化
"心""新"之火起宁蒙
服务长江大保护 水文人责无旁贷
水利部水文司检查上海水文测报及安全生产汛前准备工作
水利部召开2018年水文工作会议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