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2月22日讯(记者 魏永平)眼下,虽然已是严冬,但在阳城县红卫灌区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干得热火朝天。目前,总长1千米的战备洞、群英洞经过多天的紧张施工已完成疏通任务,干渠沿线灌木清理,明渠段清淤已基本完成。
红卫灌区是山西阳城县四大灌区之一,始建于1976年。灌区设计引水流量1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2.2万亩。主要建筑物包括:红卫水库,总库容225万立方米;引水干渠,全长17.5千米,起点位于驾岭乡封头村师婆泉,终点位于白桑乡洽村。
在长期运行中,灌区工程多次遭到洪水严重破坏,年久失修,渠道坍塌,隧洞淤塞,建筑物垮塌,致使灌区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益。2005年至今,阳城县多次投入资金分段对灌区工程进行维护,仍有8.5千米渠道未能修复。
为早日恢复灌区功能,发挥灌区对全县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作用,阳城县水务局把红卫灌区修复工程作为今冬明春农建重点工程,对2.1千米引水干渠进行维修。
任务目标明确后,工程管理单位红卫灌区管理站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人员,投入施工机械,在引水干渠凤城镇留昌村至孙沟村段2.1千米渠道上拉开施工战线。工程内容包括:渠道两侧灌木清理,明渠、隧洞清淤,渠底混凝土防渗,坍塌渠道重建、渠道加盖板等。总工程量2000立方米,投资20余万元。
目前,干渠沿线灌木清理,明渠段清淤已基本完成。预计明年3月底,工程修复任务将全部完成,工程范围内的农田灌溉用水将得到有力的保障。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