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四川绵阳:大兴水利助推可持续发展

2006-10-17

人水和谐科学发展的西部水城绵阳111.jpg 拷贝.jpg

    人水和谐科学发展的西部水城绵阳

 

 

工程供水为绵阳各地直接带来生产生活效益

 

    本站10月17日讯 近三年来,四川省绵阳市不断加快水利现代化进程,通过完善全市水资源的有效供给、保护、管理和服务体系,为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当地水务部门了解到:截止2005年,绵阳水利水电固定资产总值达到近100亿元。已建成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8座,小(一)型水库80座,小(二)型水库723座,中型引水渠堰20多处,各类水利工程7.5万处,蓄引提水能力达到24亿m3。武引工程是作为大型骨干水利工程,总长2109公里,规划斗渠以上渠道119条,面对众多纷繁交错的小型水管闸口,武引局根据“落实基层责任、渠段包干到个人”的原则,有效保证了各区市县镇乡小灌渠的水利工程效应。此外,各级武引水管单位还采取取水口自动化控制、水情滚动测报、加强灌区管理体制等措施适时优化调配江河与渠系的水资源,实现了错峰输水、均衡受益,减少了水资源浪费,为灌区广大农村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保障,在2006年这样的百年大旱当中亦能实现农作物的稳产高产。

 

    另据了解,武引水利工程设计灌溉面积228万亩,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已于2001年全面竣工,实现灌溉面积110万亩,惠及涪江以东两个地级市的6个区市县,共180多万人口;二期武都水库工程已于2004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09年全面完工,到“十二五”武引二期灌区的各级水利工程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了川东北地区水量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解除嘉涪地区十年九旱的局面。

 

    按照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绵阳市正在通过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发挥三江(涪江、安昌江、芙蓉溪)水利工程系统最大的配水效益,为全面实现“携天上清泉,润泽蜀西百姓,共建西部水城”而努力。

 

 

水利工程的有效建设带来了农业丰收

 

 

绵阳各大灌区节水改造配套深入推进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6年10月17日

海涛 墨峡


  相关新闻:
东阿县新春忙春灌 40万亩小麦喜饮黄河水
永新县新增灌溉面积1.2万余亩
甘泉滚滚来农田得“解渴”
兴修水利如何打通农田灌溉
河南省投资12.91亿元建抗旱应急灌溉工程
阳谷:加强水环境监管确保农田灌溉用水安全
水利和国土厅共同推进黄河谷地灌溉和土地开发整理
山西与新加坡慈善援助组织联手解决山区缺水问题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