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水文尖兵战风雨
 
分享到:
2020-06-18
 

统计上报

自动化测流

测泥沙

记录泥沙数据

汉江武侯镇断面

  □记者 刘艳芹

  “大水来临前,必须要再齐齐检查一遍。”6月16日,冒着大雨驱车赶到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武侯镇水文站时,站长陈晏军和年轻帅气的小伙徐骏刚从50公里外的大安和留旗营水文站巡查回来。陈晏军脸上冒着热汗,气喘吁吁的说。

  武侯镇水文站是汉江干流上游第一个水文站,设立于解放前的1935年,是汉中设立最早的水文站。该站控制流域集水面积3092平方公里,共有四名工作人员,一名站长和三名职工。

  “除大安和留旗营2处防汛专用水文站外,我们还管辖茶店子1处国家基本水文站和29处雨量站。”陈晏军补充说。

  人少任务重,未雨绸缪、及早准备是首选决策。

  6月15日下午接到省市强降雨预警信息后,站上所有人员立即进入备战状态,流速仪、缆道、网络通信、夜间照明等仪器设备一一进行仔细检修维护。

  紧张忙碌却有条不紊,是历经多年雨洪考验后的从容镇定。

  6月16日凌晨3时,开始降雨,雨不大,细如发丝。5时降雨量观测,8时4人全部各就各位,观测水位、水温、蒸发量,取泥沙样,测流,统计上报等,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又相互配合默契。

  雨在下,水在涨,河道水面愈来愈宽广,淹没了平时常走的石子路,淹没了一畦畦附近农家种的翠生生的蔬菜。河水浊浪翻滚,令过往路人皆惊惧失色,可见惯了疾风骤雨,惊涛骇浪的他们,却一次又一次下到河岸边,看水位、取泥沙样、测流……神情泰然自若、脚步沉稳有力、动作从容不迫。

  坐在电脑前边输入观测数据,边盯着窗外,指挥帅小伙徐骏和大个子郭和平用缆道操纵铅鱼进行自动化测流的陈晏军说:“流量在每秒1000立方米以上,每小时要测报一次河道水位流量,最紧张的时候,每6分钟监测一次。”

  铅鱼顺着横穿河道上空的缆道滑行到合适的位置,然后被下放,入水,到达一定深度,又上升,直至被安全放到平台。一系列程序像是流水线作业一样,谁到哪个环节,该做什么,都一清二楚,配合得很默契。

  “随着科技发展,现在观测条件已经很好了,以前老一辈水文人用木筏子、木船、吊箱等施测,那才叫辛苦,不仅费时费力,危险性也高。”陈晏军说。

  19时,洪峰过境,水位558.6米,流量1390立方米每秒。值班室里,宋品江在蚊虫的包围和攻击中,细心得统计着各类观测数据,并迅速传输上报。

  据他介绍,武侯镇水文站不仅承担降水、蒸发、水位、流量、泥沙等测验项目,还承担向国家防总、长委、省防总及下游市县防汛部门和工程管理单位提供雨水情信息的任务,是防汛一线最前沿的“耳目”和“参谋”。水文尖兵不顾生命危险,在风口浪尖采集到的每个数据,直接影响各级防汛指挥决策决断。

  16日21时,乡村的夜晚寂静一片。陈晏军他们打着手电筒,又到河道去观测。漆黑的夜,茫茫的水面,他们穿着红色救生衣的身影像星星点点燃烧的火苗。

  陈晏军说:“我们水文站上游有两条大的支流,一条叫玉带河,一条叫沮水河,现在只有玉带河的涨水过来,沮水河河道长、流域面积大,涨水来得慢,等沮水河的涨水过来时,今晚还会有河水返涨现象,所以不敢放松警惕。”

  跟着他们忙完坐下一杯热水还没喝完,22时50分,他们又下河去施测。“每一次大水,都要完成从起涨到峰顶,再从峰顶到河水落平的完整测报,不能漏报少报。”陈晏军边说边画了一个曲线示意图加以解释。

  夜已经很深了,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水文站的灯光依然还亮着。这,又是一个不眠的夜晚。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6月18日

刘艳芹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陕西西安市:水利建设加速度 惠泽百姓千万家
建一个工程护一座城
陕西富平县22万城区居民喝上黑河水
陕西汉阴县:“四化”破解秦巴山区农村供水保障难题
陕西汉中汉台区开展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