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汉中石门灌区多措施保障32万亩水稻丰收
 
分享到:
2019-09-03

9月2日,陕西汉中市开始进入水稻收割季

沉甸甸的稻穗,点燃了村民心中丰收的喜悦

初秋时节汉中盆地的灌区丰收美景

稻谷流进车里,幸福流进心里

  中国水利网站9月3日讯 (通讯员 李晓伟 崔建荣)金秋时节,陕西省汉中石门水库灌区喜迎又一个丰收年。放眼这里稻浪起伏,32万亩水稻一片金黄。9月2日,伴随着大型水稻收割机的欢快轰鸣,勉县褒城镇陈寨、城固县孟家坪村等几个村共同吹响了“开镰”的号角,村民们抢抓晴好天气收割、晾晒水稻。

  在勉县陈寨村千亩连片水稻田里,一台台久保田收割机在一片片金黄色的稻浪中纵横驰骋,轰鸣的马达声震的人心颤,随着水稻收割机驶过,金灿灿的稻穗被“吃”收割机的“肚子”里,与秸秆分离后的稻粒又从出料口“吐”进机动三轮车车斗里,农户直接拉回自家院子里,顶着烈日晾晒着丰收的果实。

  汉中市石门灌区是陕西省最大的水稻灌区,灌区年粮食总产量约32.4万吨,其中水稻产量约占全市水稻总产量1/4,是全市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为了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种粮农民利益,担负区域内灌溉供水保障任务的汉中市石门水库管理局,坚持科学推进灌区建设和管理工作,采取多项措施保障灌区粮食安全的能力。

  一是加快灌区改造步伐,提高水利工程对粮食生产的保障能力。从1999年开始,连续16个年度,累计投入资金2.8761亿元,实施了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灌区干、支渠的60余处卡脖子渠段和险工段得到了有效根治,渠道输水安全度逐步提高。项目实施后,骨干渠道完好率达到74.6%,渠系水利用系数从0.58提高到0.603,恢复灌溉面积2.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0.7万亩,项目区粮食单产由改造前的713.7公斤/亩提高到799.53公斤/亩,年增产粮食6400吨。灌区的15.7万用水户再不会为灌溉用水犯愁了,也确保了全市粮食安全。

  二是推进水资源科学配置,提高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承载能力。夏灌前,灌区组织编制了灌溉计划,科学配置水资源,适时启动抽水站、灌区陂塘补充灌溉用水,积极探索民主协商的供水分配机制、公开透明的供水计量机制,灵活机动调配水资源。截至8月29日,今年的灌溉任务已全面完成,引水106天,累计引水量2.08亿立方米,及时保证农民灌溉需要,灌区绝大部分稻田不用油、不用电,提起闸门就能灌,为农业丰收打下基础。“因为渠里水情好,天时也帮忙,我们栽秧早,打谷子也比其他地方都早半个月。”城固县孟家坪村村民刘冬敏告诉笔者,利用良好的灌溉条件,他家每年赶在中秋节前收稻谷,新米上市得早,卖出的价格就比较高一点。

  三是加强管理方式创新,提高灌区管理单位对粮食生产的服务能力。在全灌区推行绩效考核机制,大力推行农业水价改革,切实减轻用水户浇地用水负担;积极建设基层放水员队伍,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农业生产灌溉保证率明显提高,粮食生产基地作用越发凸显。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9月3日

李晓伟 崔建荣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陕西省水利厅召开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及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保护范围划定工作推进会
陕西大力推进高校合同节水工作
陕西西安市“十项规定”助力攻坚农村饮水安全脱贫
陕西汉阴生态治理 绘就水清岸绿靓丽画卷
陕西汉阴县全力抓实防汛工作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