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7月20日讯(记者 王剑)7月19日,陕西省防总召开专题会议,认真总结主汛期两轮强降雨防汛抗洪工作经验,深刻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对主汛期防汛抗洪工作再动员、再部署。陕西省防总指挥长、省水利厅厅长王锋要求各级防汛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积极创新防汛抗洪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防汛科学化能力与水平,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进入主汛期以来,陕西省接连发生了两次大范围、高强度降雨过程,局部暴雨呈现多点并发、来势猛、强度大、历时短、频次高的特点,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8.67亿元。
面对主汛期接连发生的两轮大范围强降雨洪水和多次局地暴雨洪水袭击,陕西省委、省政府把防汛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坐镇、一线指挥,为做好防汛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各级防指超前安排,水利部门紧急行动,省防总4次召开会商会,11次发出紧急通知或明传电报,提前及时动员部署、督促落实防撤抢各项措施,适时调度石门、石泉、安康水库预泄腾库、拦洪削锋,先后派出6个工作组赴各地检查指导,汉中、安康等强降雨区及时预报预警,主动超前采取防抗措施,应对工作有力有序。灾区各级领导和干部群众弘扬伟大的抗洪精神,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奋力抗洪抢险,全省共有3.16万人战斗在抗洪抢险一线,提前撤离受洪水威胁区群众8.06万人,解救被困群众100余人,全力排除堤防险情,抢修供水、交通、通讯设施,防汛抗洪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最大程度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认真总结反思了两轮强降雨防汛抗洪工作存在的问题,指出,当前正值“七下八上”暴雨洪水多发、高发的关键时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复杂多变,7、8月份全省降雨量预测将偏多,加之受近期两轮强降雨影响,陕南地区土壤含水量已严重饱和,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针对主汛期严峻的防汛形势,陕西省防总指挥长、省水利厅厅长王锋要求各级各有关单位要始终以如履薄冰的精神状态做好防汛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防汛理念,适应新的汛情形势变化,适应人民群众对防汛工作的新要求,一刻不松懈、丝毫不马虎地做好当前防汛各项工作。要高度重视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加快信息整合,实现县区气象、水文、防汛实时水雨情信息共享,尽快解决基层防汛实时水雨情信息掌握不够和不全面的问题。要集中精力加快山洪灾害预警设施建设进度,对监测预警设施没有覆盖到的乡镇村组,要落实传统的预警措施,确保预警及时,不留死角。水文部门要尽最大努力扩大水文预警预报站点覆盖范围。要进一步完善防汛会商制度,尽快成立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防汛会商专家组,建立阶段会商、定期会商和紧急会商新机制。要切实加强水库防洪科学调度和管理工作,做到及时报汛、提前预泄腾库和泄洪设施安全全面检查。切实加强河道日常安全管理,加大江河防汛安全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向沿河群众宣传防汛常识;坚决打击河道范围内的违法行为,对河道内违法的房屋、停车场、预制场、拌料场等行洪阻碍物,要采取强硬措施从快清除。切实强化防汛预案执行力,加强预案的宣传贯彻,规范抗洪抢险程序,让决策者、组织者和执行者熟悉各自职责和工作内容,确保抗洪抢险指令高效有序执行,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基层。及时准确报送险情灾情信息,畅通信息渠道,及时收集降雨、险情和灾情信息,注重信息发布的超前性和时效性,经过分析处理后归口统一发布洪涝灾情信息,做到时间上同步、数据上一致。全面加强防汛抗洪基础工作,每轮降雨结束都要及时进行技术总结、水库调度效益评估等工作,总结经验,寻找差距,不断完善改进措施,大力加强各级防办能力建设,坚持不懈加强防汛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防汛应急处置能力,为推进防汛工作科学化奠定基础。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