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上海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分享到:
2020-04-07

  “水污染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采访伊始,上海市水利管理处处长胡险峰就谈到了农村生活污水是上海农村地区的主要面源污染,“曾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不少空白区,大量的污废水就近直排河道。”据介绍,上海现有9个涉农区,103个乡镇,1577个行政村,近100万户农村住户,每天产生农村生活污水约27万吨。

  “2007年启动试点,2009年在郊区全面推广,截至2019年底,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84%。”据了解,随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任务,上海已连续四年把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建设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高位推进之下成效明显。十多年来,上海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经历了试点摸索、全面铺开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在覆盖率即“量”上稳步推进的同时,经处理后污水的出水水质标准也进阶至“一级A”。河道污染情况在乡村河道中越来越少,“清水绕人家”的江南水乡美景,伴随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从星星点点出发,开始燎原……

  因地制宜 分类施策

  “农村地区与城镇化地区不同,其生活污水排放面广、分散,各区域差异大,间歇排放且水质不稳定,”胡险峰介绍,“因此,用单一的模式无法真正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据了解,上海的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有纳管处理和就地处理两种方式。“离市政排水管网距离较近的(2公里范围内),可以纳管的,优先纳管处理,由污水厂统一处理;而居住分散,离管网又较远,无法纳管的,通过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就地处理。” 截至2019年底,全市累计实施84万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其中,纳管处理占40%、就地处理占60%),全市建有就地处理设施21270座,敷设管道近10000公里。这种以“因地制宜、简易实用、经济可行、管护方便”为原则的工作模式,正在不断提高上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率。

  纳入地方法规 实现全流程监管

  2019年12月19日,《上海市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在上海人大常委会上获得通过,将于2020年5月1日起施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其中。“《条例》实施后,将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提供法律保障,从规划编制、设施建设、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运行要求等方面,实现全流程监管。”据了解,《条例》对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要求各区有治理规划、镇(乡)有建设计划,同时,明确了设施接管、运维、监督主体。“谁来管、怎么管,谁来监督、监督什么,通过这次入法,大家心里都更‘有谱’了。”

  持续高位推进 确保2022年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规划开始,到建设、管养,我们都是以‘污水减量化、处理科学化、资源利用化’为导向,统筹各个环节综合施策。”据了解,上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十四五”规划和与其相配套的更新改造计划和维修养护规程正在同步编制。“我们不一味地推倒重来,坚持新建工程与更新改造‘两条腿’走路。”

  建好还要管好,长效化运维是关键。“十四五”期间,上海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将探索推广专业化、市场化、集约化的管养模式,推广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技术手段只是一方面,农村生活污水分散性特点也决定了自治共治的重要性。“我们将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引导农村组织、居民和社会公众参与,凝聚团结治污的强大合力。”通过硬件软件复合发力,2022年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将达到95%以上。

  “河儿清清杨柳青,白墙黑瓦木栏杆”的水乡风貌,将随着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效治理,随着河道农户生活污染源的有效消除,逐步成为现实。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4月7日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上海:打赢雨污混接改造“收官战”
上海水务执法部门开启“云听证”新模式
上海地铁2号线11号线开行“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列车
上海市水务局开展水库疫情防控和安全运行工作检查
上海临港:滴水湖上榜长三角“名湖”榜单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