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东张家浜东水闸昼夜引清调水

浦东杨思水闸昼夜引清调水

浦东新区大治河东水闸

浦东洋泾水闸昼夜引清调水
中国水利网站8月3日讯 蝉鸣阵阵,烈日灼灼,上海地区连日高温干旱。
8月2日(农历十八大潮汛)晚上8点15分,长江口涨潮,水位增高至3.6米。上海浦东长江口沿线外高桥、三甲港水闸等3座水闸闸门同时开启,长江水缓缓流入浦东内河。
从7月26日至8月3日,上海接连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已连续出现第9个高温日。由于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晴热无雨,日最高气温在37-38摄氏度。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对内河水环境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及居民日常用水带来不利影响。浦东水闸部门充分利用外高桥泵闸、张家浜东水闸、三甲港水闸濒临长江口的优势,抓住每一次长江口水位上涨的时机,日夜引清调水,尽最大努力减少高温干旱带来的不利影响。
7月28日到8月3日是大汛期,长江口水位增高至3-4米,浦东长江口沿线3座水闸昼夜引水,并适当提高控制水位上限,增加内河蓄水量。根据夏天长江口夜间潮位比白天高的特点,加大了夜间引水的力度。7月份,长江口3座水闸引水日为22天,频率增加为日夜2次,每次持续4至5个小时,每日引水量296万方。同时,针对三林、北港地区水环境敏感区域,黄浦江沿线的三林、北港水闸也加强引水力度。
针对城市化地区一些河道在持续高温、水位偏低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水质恶化的现象,采取群闸群控、东引西排、上下游联动的方法,使河道水体增加流动,起到调活水体、改善水质的作用。黄浦江沿线的三林、北港、杨思、张家浜西、洋泾等水闸地处城市化人口密集区域,基本上做到每天进行调水排水作业,确保水质稳定。
南片地区引水口门少、易受高温干旱影响,水闸部门通过多引长江水、抬高北片河道水位的方法,使北片河水流向南片缓解旱情。尽力将内河水位控制在2.6米以上,确保南片农村地区的灌溉泵站都能正常供水。
持续干旱、水源不足的情况下,浦东水闸部门还与市水务局管辖大治河西水闸加强沟通协调,发挥浦东水利控制片联动机制的作用,积极寻求支持,努力争取大治河西水闸加大引入黄浦江上游水的力度。
资料显示,7月份,浦东16座水闸(泵闸)共引水65闸次,253.84小时,5345.84万方;排水321闸次,1648.35小时,3740.46万方。充分发挥了防汛、引清调水、改善水质的作用。
目前,浦东水闸部门正加强对水情、旱情、汛情变化的监测,收集气象、水位、潮汛等相关信息,及时掌握动态变化,根据高温干旱天气还将持续的情况,科学调度、合理安排,全力投入防汛抗旱工作。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5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