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兴水惠民润齐鲁
 
分享到:
2022-06-08
 
  □本报记者 赵新 通讯员 刘志鹏 潘栋

  一场治水惠民的攻坚行动正在齐鲁大地火热进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水利系统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认真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超过3300亿元,持续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水安全支撑和保障。 

  全过程管控水资源

  山东坚持把节水作为根本出路,全面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坚持“四水四定”原则,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建立全过程水资源管控机制,对区域用水量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严格执行取水许可限批政策,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加强源头管控,全省84个化工园区和4个省级新区全部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严格用水计量管理,依法从严整治违规取用水行为,全省工业和生活用水计量率接近100%,自备水源用水户和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的公共管网用水户全部纳入计划用水管理范围。 

  山东实施重点领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健全完善用水定额体系,全方位推进农业工业和城镇节水,加强非常规水源利用,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全社会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初步形成。建成国家节水型城市22个,数量居全国第一;94个县(市、区)被公布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建成工业、服务业、居民小区等各类节水载体6098家;“十三五”末,全省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7%、58%。全省用水总量近年来持续稳定在220亿立方米左右,连年实现增产增效不增水。 

  打造全域大水网

  “2013年至2018年,潍坊市遭遇有水文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持续干旱。如果没有引黄入峡工程,峡山水库仅靠汛期上游来水,根本无法保障供水区内260多万人民的饮水安全,更别提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了。”峡山水库管理服务中心供水管理处负责人说。 

  山东近年来加快骨干水网建设,相继建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山东段、黄水东调、引黄济青改扩建等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初步形成集供水、防洪、灌溉、生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调水工程体系。目前,全省骨干水网工程长度1459公里,设计调水能力20.4亿立方米,实现了长江水、黄河水、当地水优化配置和联合调度。党的十八大以来,骨干调水工程累计调引水100.04亿立方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 

  围绕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山东统筹小型水库运管模式创新、水利工程标准化、“管养分离”等多项举措,推进实现水利工程安全平稳运行、持续发挥效益。 

  “胡家庄水库通过实施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明确了管护主体,消除了安全隐患。现在水库周边的1000多亩林果地都能保证灌溉用水,每年创收500余万元。”沂水县胡家庄村支书侯天增说。 

  当前,山东正按照“一轴三环、七纵九横、两湖多库”的总体格局,全力推进现代水网建设,“十四五”期间将投资2143亿元,实施重点水利项目1088个,努力争取创建现代水网建设先行区。 

  实施民生水利工程 

  走进高密市大牟家镇西刘家庄村的一户村民家中,打开院子里的水龙头,清水喷涌而出。户主刘洪武今年65岁,提起喝水的变化,感慨万千:“现在喝水不用愁了,味道也好咧!” 

  山东近年来把保障农村群众饮水安全作为底线任务,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持续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集中供水率、规模化供水率分别提高到97%、97.5%、81%,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90余个县(市、区)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广大农村群众喝上了安全水、放心水。  

  全省水利系统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全面落细落实各项防御措施,有效应对了2014—2019年连续旱情,以及“烟花”等台风暴雨影响,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了坚固堤坝。 

  2021年汛期,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50.5%,遭遇多年罕见严重秋汛,黄河干流、金堤河、漳卫河、东平湖等多线告急,通过科学精准实施水工程调度,全省大中型水库、骨干河道、重要湖泊无一出险,无一人因洪涝灾害伤亡,水利工程运行总体平稳,取得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重大胜利。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夏日傍晚,德州市齐河县城区百姓纷纷走出家门,来到大清河畔,放松身心。 

  齐河大清河水利风景区将党性教育、水文化传承、民俗展示等多项内容融入到美丽河湖建设中,配套建设了党员教育体验基地、齐河民俗博物馆、晏婴祠、体育公园等场馆。 

  齐河大清河综合治理,是山东依托河湖治理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山东近年来牢牢把握“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战略导向,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统筹推进水生态保护和修复,促进人水和谐、绿色发展。 

  全省共落实河湖长7万余人,先后组织清河行动等专项行动20余次,整治河湖问题9万多处,清理非法占用河道岸线736.7公里,河湖违法问题实现动态清零,河道行洪能力大幅度提升。2020年以来,累计创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346条(段)、市县级美丽示范河湖569条(段),沿河湖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水生态环境日益显现。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6月8日
赵新 刘志鹏 潘栋
见习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山东阳谷县:引黄供水保夏种
山东省水文局开展水旱灾害应急演练
山东东营市垦利区:制定用水权交易实施方案
山东水文局启动数字孪生水利原型数据采集项目
植入“科技芯” 涌出新效能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