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山东东明县:兴水治水 润物惠民
 
分享到:
2022-05-24
 
  □本报通讯员 宋合近

  “湖水细声随波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柳垂绿百花艳,早有鸟儿鸣枝头。”山东省东明县东明湖公园的美丽晨景正是东明县兴水治水、润物惠民的真实写照。 

  东明县地处豫鲁之交,是黄河入鲁第一县。东明县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加强河湖治理,对国家级河道1条、省管河道2条、市管河道3条、县管河渠28条、湖泊5座、乡级河渠48条全面进行综合治理,吹响了新时代兴水治水的集结号。 

  东明县落实县、乡、村三级河(湖)长508名,编制完成了一河(湖)一策,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深入实施河湖清“四乱”和美丽河湖建设行动,着力整治河湖环境突出问题540项、入河排污口105处;依托黄河文化特色,投资10余亿元,打造了占地千余亩的东明湿地森林公园、东明湖生态公园、逍遥湖公园等,使其成为广大市民文化休闲、娱乐健身、民俗活动的好去处。 

  按照“治理一条,规范一条”的思路,东明县明确河道管理范围,对河渠确权划界,对万福河城区段、五里河城区段进行景观绿化、城市湿地建设,融合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元素全方位打造,让休闲湿地与生态湿地并存,休闲长廊和滨水步道分布其中。同时,依托中小河流治理、平原涝洼地治理,对紫荆河、贾河清淤治理、修复堤防;投资860万元对河渠堤防进行绿化、美化,种植法桐、紫荆、海棠等各类苗木5.2万棵,对堤顶预留道路进行硬化,着力打造“一河两路”“一河一景”“步移景换”的标准化堤防、绿色生态长廊,为沿河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依据“春秋五霸会诸侯”历史故事留下的深厚文化积淀,东明县在五霸岗村新建了五霸岗闸,周边植树绿化、制作文化栏,记录历史遗迹、名人轶事,形成了一道美丽的水文化景观。 

  多年来,东明县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始终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为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保障。在农业节水中,安装了20套接入国家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引黄渠道在线远程监控计量设施。积极推广农业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2010年以来新增高效节水面积40.7万亩,年节水1200万立方米。 

  在工业节水中,通过鼓励重点用水企业建立和完善用水循环系统、冷凝水回收利用、中水回用等,达到工业节水的目的。结合国家监控点项目,加强工业用水计量,对年取水量5万立方米以上的用水户安装了国家水资源远程监控59处,对全县108户企业共149眼井安装了省水资源远程在线监控,非农用水量监控水量达到85%以上,规模以上用水计量率100%,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十三五”时期,东明县年用水总量均控制在2亿立方米之内,万元GDP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34.9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16%。 

  组织实施城区供水管网扩建工程和城区供水老化管网改造工程,累计投资1.6亿元,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主管道399.1公里,建成加压泵站5个,铺设支管道120.8公里。 

  利用地方专项债券资金进行农村饮水村内外管网提升改造,用水户统一安装应用智能化远程监控水表,逐步实现一户一表、抄表到户、智能查抄,群众生活节约用水意识明显增强。 

  实施了洙赵新河拦蓄工程、引黄平原水库工程、城乡供水管网延伸工程等建设项目,新增拦蓄库容138.91万立方米,为工业用水提供了充足的替代水源保障。2021年,东明县获评第四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0年以来,东明县以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投资5.8亿元实施三春集、沙窝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高村灌区续建配套工程,稳步推进骨干灌排工程建设,科学设计田间节水工程项目,加快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创建设施完善、管理科学、节水高效、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5月24日
宋合近
见习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山东济南市章丘区:压实责任不松懈 防汛备汛出实招
山东落细防汛措施 确保安全度汛
山东:水文水资源计量进入“数字时代”
山东胶东调水工程 用两年时间成为美丽幸福示范河湖样板
一渠“南水”兴齐鲁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