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山东:小型水库改革各显“神通”
 
分享到:
2020-11-07

  □记者 赵新

  小型水库是区域防洪和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山东省深入推进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和示范县创建,以落实管护主体、管护人员、管护经费为重点,逐步实现小型水库从“无人管”到“有人管”“专业管”,从经费缺乏到有钱办事的根本性变化,小水库管理逐步驶入规范化正规,为区域防洪和水资源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小水库找到了“当家人”

  “俺村这水库是1976年建的,前些年没人管,坝上长满了草,毁坏得厉害,遇到大雨天,大伙的心老是悬着。”提起水库以前的样子,沂水县道托镇塔坡水库管理员公茂凯记忆犹新。

  近年来,塔坡水库实现了华丽大变身:铺设了1500余平方米沥青路面,更换350米路沿石,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和启闭机,还大面积植草护坡护坝,水库面貌焕然一新。

  塔坡水库天翻地覆的变化,得益于沂水县实施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

  沂水县积极创新小型水库管护模式,实行“红线、黄线”管理,全面明晰产权,制定“六位一体”的管理标准,不断完善现代化管理体系,推进管理设施现代化,极大改善了小型水库面貌,有力地提升运行管理水平,为发展灌溉、防洪减灾、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

  “自开展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沂水县先后经受了6次台风考验,无一个水库出现险情。”沂水县水利局局长曹传海告诉记者。

  山东省小型水库主要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建设标准低,工程老化失修,且大多分布在偏远山区,主要由乡镇或村集体管理,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缺人员、缺设施、缺经费”等问题突出,给工程安全运行带来严重隐患。

  转变始于2014年,山东省开始探索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莒南、沂水、莒县、泗水等率先走上改革之路。

  “统一配备管理班子、统一建设管理房、统一购置防汛物资、统一健全管理制度、统一搭建信息平台、统一制订管护方案。”莒南县水利局局长王运东介绍,全县所有小型水库均实施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六统一”措施,明确县政府为小型水库管护责任主体,将水库管理工作纳入镇街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镇政府履行属地管理职责,委托水利服务中心作为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单位。

  “不仅防洪保安,改革还改出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环境也更靓了。”王运东介绍,2017年以来,全县共新除险加固79座小型水库,年增加可利用水资源1100万立方米,相当于新建了一座中型水库。通过渠系配套和维修改造,恢复、改善农业灌溉面积7万亩,年增产粮食700万公斤,增收1200万元。截至今年11月,莒南县137座小型水库蓄水量达到3970万立方米,受今年雨水多影响,比常年平均多蓄37%,为农田灌溉、渔业养殖提供了重要水资源保障。

  小水库有了“技术管家”

  水库管理专业性强,在明确管护主体的同时,必须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共有小型水库87座,其中小(1)型水库10座、小(2)型水库77座。泗水县通过合理布局区域化水利工程服务中心,科学设置小型水库流域化管护模式,以大带小、以强补弱,削减了泗河洪峰流量的29%,使下游95平方公里减轻了洪涝灾害的威胁。

  山东省济宁市城乡水务局局长刘继慧告诉记者,今年汛期,泗水县有80%的小型水库溢洪,几座大中型水库也创造了历史最高水位,泗河更是经历了自1992年以来最大洪水流量,达到1310立方米每秒。泗水县在这次大考中,保证了所有水库的防汛安全。

  位于泗水县圣水峪镇境内的前等齐水库,建在泗河支流小沂河上,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2)型水库,水库大坝安全直接影响下游198户、600余人,以及2000亩耕地的防洪安全。大多数水库的坝顶宽度在5米左右,而前等齐水库的坝顶宽达25米,还设有六角亭和健身设施。记者了解到,在水库改造之前,坝顶上不仅有农户,还建有猪、羊养殖场,改造后,农民住进了安置房,库容库貌焕然一新。如今,前等齐水库的坝顶成为了附近村民的休闲好去处。

  泗水县探索创建了小型水库“以大带小”管护模式,以4座大中型水库、3处拦蓄工程为中心,设置7个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把全县小型水库按照分布及流域,纳入各服务中心管理。水库管护员在巡查时发现问题,直接上报至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再对问题进行分类处理。

  龙湾套水库位于泗河支流济河上游,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工业供水为主的中型水库,分管着23个小型水库。龙湾套水库服务中心主任魏震向记者介绍,汛期时服务中心每天都会到水库巡查,平时每周不少于两次巡查。此外,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视频监控,实时观察水库的情况。

  龙湾套水库位于泗河支流济河上游,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工业供水为主的中型水库,分管着23个小型水库。龙湾套水库服务中心主任魏震向记者介绍,汛期时服务中心每天都会到水库巡查,平时每周不少于两次巡查。此外,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视频监控,实时观察水库的情况。

  魏震告诉记者,今年8月15日突降暴雨,晚上当值人员通过视频,发现分管的西浦玉河水库的开敞式溢洪道出现溢洪。随即第一时间联系西浦玉河水库管护员,拉响手摇式警报器,并通知乡镇分管负责人,及时提醒水库下游的村民。

  今年,泗水县投资936万元维修改造小水库基础设施及视频监控、大坝照明、雨情监测等工程,搭建起水库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

  泗水县还实施小型水库改造升级,打造“水清、岸绿、库美”的良好生态,为水库周边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机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西峪水库位于泗水县金庄镇境内,泗河支流芦城河上,西峪水库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2)型水库。2008年,金庄镇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在西峪水库旁打造了农业观光基地,发展旅游业。农业观光基地经理颜景娟告诉记者,在泗水县水务局对水库的改造下,水库环境变好了,游客也多了起来。旅游旺季时,农业观光基地一天接待游客近600人。

  “从水库管理所到库区服务中心,从名字就能看出管理范围和职责的变化。”泗水县水务局局长吴茂君向记者介绍,泗水县以4座大中型水库、3处拦蓄工程为中心,成立7个管理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以大带小,区域化、流域化管理模式。把全县79座小型水库按照分布及流域,统筹纳入各个服务中心管理,构建起了小水库的网格化管理格局。“通过以大带小,并将中型水库的专业管护资源用于小型水库,相当于给小型水库管理上了‘技术保险’。”

  莒县积极探索“管养分离”的管护机制,通过组建国有公司实现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小型水库进行统一管理和养护;莒南聘用161名专职水库管理员,负责日常巡查,工程类的维修养护等则由政府购买服务和“打捆招标”。

  沂水、莒南、泗水、莒县,这几个县的改革实践正是山东省全面加强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的缩影。记者了解到,至2019年底,全省有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任务的94个县,已全部完成改革,涉及5196座(不含青岛)山丘区小型水库。各地全面建立了权责明确、职能清晰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制度完备、人员到位的管护体系,资金稳定、渠道畅通的经费保障机制,全省小型水库面貌焕然一新,12个县(市、区)被评为省级示范县。

  据山东省水利厅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处负责同志介绍,今年,山东省全面启动了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体制改革示范县创建工作,共24个县参加,两批示范县共包含小型水库3614座,占全省小型水库总数的62%。此外,莱西、泗水、沂水、莒县、莒南等5县(市)已于今年9月通过了水利部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创建评估验收,总数位居全国首位。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11月7日

赵新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一滴安全水 窥见大民生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水厂规范化 服务专业化
山东潍坊:水文勘测“秋点兵”
让康汇河永葆青春——记山东肥城市康汇河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农村供水城市化的典范——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毛家洼水厂荣膺“国字号”背后的故事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