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老五的鼾声
 
分享到:
2018-08-28

  □何成成

  “吃饭了”,年轻职工布占实又在催促大家了,同志们拖着疲倦的身子陆续向餐厅走去,唯独老五那里迟迟没有动静。

  占实正纳闷,就到老五的办公室叫他,还未进门,就听到了房间里传来的鼾声。占实见状,噗哧一声笑了,这老五的睡姿可真奇特——左手拿着一打材料,右手扶在鼠标上,头端正的向着电脑屏幕,整个身子倚在后面的靠背上,双眼紧闭,双唇微合,面若铜镜,深沉静谧,脸上深沟似的皱纹此时竟舒展开了,均匀的鼾声和外面汽车的鸣笛相呼应,小麦色的皮肤衬着一身黑色的行装背着阳光显得更加油亮了,活脱脱一尊泥塑,纹丝不动。

  可不就是泥塑嘛,老五名叫刘庆胜,是梁山黄河河务局赵堌堆管理段段长。他从小在这黄河边上长大,十七岁开始参加治黄工作,一干便近四十年,这四十年如一日,每天都要在黄河堤坝上巡视无数遍,春去秋来,日升月落,风雨无阻。黄河奔流不息,每天看着它携着泥沙浩荡东流,久而久之,他也变成了“泥”做的,黝黑的皮肤就是工作证,一看便是黄河人。

  小占实轻轻推醒老五:“叔,吃饭了,就差你了”!老五醒醒神,整理一下手中的资料,连忙起身,举起粗糙的双手搓了一把那张困倦的脸,边走边说:“赶紧吃饭,过会还要开会呐。”这一老一小匆匆走下楼去。

  国家级水管单位的创建工作已然进入冲刺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同志们已经连续两个多月没有正常休息了,近半个月里更是全员守在段上,同志们每天都是在清晨五点的闹钟声里醒来,在第一时间投入战斗。队伍中有几位都是五十多岁的老同志,但在工作中他们是最有耐力的老黄牛,为年轻职工树立起榜样,为了赶进度,即使身体抱恙也从未耽搁一分一秒。年轻职工更是铆足了劲,初生牛犊不怕虎,与老同志比耐力比干劲,小伤小痛不放在心上,面对艰巨的任务,传帮带的好传统让这支队伍更加齐整更加坚强。

  老五作为整个管理段的负责人,他付出的总是更多,从防汛到创建攻坚战,他的脚步便从未停歇过,平时最爱说笑的他似乎变得有些“冷漠”,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冷漠背后是巨大的压力,一项项的任务像是一块巨石堵在心口,夜夜无眠也便成了常态。

  早晨五点钟灰蒙蒙的天幕下一切都是初醒的状态,老五早已经去坝上监工了,忙碌的一天在早晨五点钟的黄河大堤上开启。检查每个责任段的工作完成情况,巡查雨毁工程的修复工作,在各个工程段间调配人力,自己扛着巨大压力还要安抚手下的同志们,连续两个多月的高强度工作让这些钢筋铁骨也尽显疲态。老五每每看到自己的同事为了工作而做出的努力,便心疼不已,但是大家团结一致,积极配合工作又给了他极大的安慰,让他觉得这次的创建工作如此光荣,他必须挺直身躯,带领全段职工为梁山黄河拼尽全力!

  “同志们,咱们坚持,一定要咬牙干!”这是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朴实无华却发自肺腑。老五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共产党员干事创业的坚定品格,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黄河人在新时代的责任和担当,为年轻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初心未泯,每个人都应当谱写出最美的人生华章!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8月28日

何成成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山东20座水库提闸泄洪迎战新一轮降水
山东:兢兢业业水利人 迎战洪水勇担当
山东邹平:专题部署“清四乱”工作
“不称职”的父亲
山东惠民黄河河务局积极开展雨后工程普查工作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