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一名防凌职工的情怀
——记阳谷河务局职工郑培宏

2013-01-17

  中国水利网站1月17日讯 1月16日,三九第九天,天地阴沉,朔风凛冽,寒冷的空气在僵硬的树枝间呜呜作响,行走在街上的人们竖起衣领抵御着寒气,脚下步履匆匆。

  上午7时30分,阳谷河务局陶城铺管理段职工郑培宏穿上棉衣,头戴绒帽,手持记录本来到阳谷陶城铺黄河控导工程——这里是阳谷黄河的最上首,也是山东黄河左岸的最前沿。今天,笔者要跟随郑培宏对阳谷所辖3公里的河道进行冰凌观测。

  “观测的目的就是掌握冰凌情况,以便采取措施防止冰凌形成冰坝等险情。”郑培宏站在控导工程上,用手指着河面说:“你看,咱这里的河道是个‘卡口’,河道流冰时更容易出现险情,观测和巡查不能有丝毫马虎。”然后,郑培宏把观测的河面冰凌情况、河势等情况记录到笔记本上。笔者发现,他的手皴裂的厉害,手指冻的通红。此时河边的风凌厉如刀,郑培宏将记录本收起,双臂紧紧抱在一起抵御着寒冷,一边走,一边向笔者介绍防凌知识。

  “我这是第35年参加防凌了。再有两年就要退休了。干一年就得干好一年。”在巡查路上,郑培宏告诉笔者,他今年已经53岁,参加治黄工作已经35个年头,春天建设,伏秋防汛,冬天防凌,一直工作在一线。他说:“那时河道的冰凌比现在要厚得多,防凌分几个小组,每天早上都要扛上工具沿河观测,不论是破冰还是测量……哪一样都不能少。那时冬季有泥浆船施工,我们每天还要将船周围的冰全部砸破,防指船体固定在冰面上不能和水一起上下浮动。说心里话,防凌观测比较辛苦,一趟下来,人冻得就像个冰坨,半天缓不过劲来,可是咱干的就是这一行,干就得干好。”

  笔者被郑培宏的话所感动,也不由得想起2012年除夕的那次采访。那天,笔者来到陶城铺黄河险工采访时,郑培宏正像现在一样迎着寒风在河边观测河道凌情。此时,正是万家团聚欢度春节的时刻,陪伴他的只有面前的黄河和远处连续不断的爆竹声。“天冷,防凌不能马虎。在跟前守着安心,不然,回家过年也不放心。”他说,自2006年起已经连续7个春节在岗位上度过。为了过个团圆年,妻子和孩子们只好到管理段来过年,除夕夜一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饺子。

  巡查不到一半,笔者已经感到冻得脚痛、脸痛、耳痛,浑身上下就像灌了凉水一般,而郑培宏似乎忘记了寒冷,忘记了自己的年龄,脸上依然挂着微笑,一边走,一边观测河道和凌情。

  笔者想,郑培宏是一名普通的黄河职工,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有平凡中的兢兢业业,默默的无私奉献,犹如历经雪霜的梅花“暗香”飘溢,这是黄河人的一种本色,这是黄河精神的具体体现,将激励着阳谷黄河人更加奋力工作。

  郑培宏是平凡的,但谁能否认,他在平凡岗位上的无私奉献不是一道亮丽夺目的风景呢!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1月17日

        
张福禄 陈朝军
责任编辑:李爽


  相关新闻:
山东聊城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
山东牡丹河务局开展冬季堤防专项整治活动
山东聊城市大力建设节水型灌区
2013年南水北调建设工作会议明确年度任务
山东省第一批21个小农水重点县通过总体验收检查
山东水利行业扶贫工作圆满完成年度任务
山东聊城市完成2012年度中小河流治理任务
山东省水利厅验收组到阳信县检查验收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