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禹城:改革“小水利” 农民获收益

2006-01-04

    本站1月4日讯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是增收的根本,但不改变有人用没有人管的现象,水利就难充分发挥效益。山东省禹城市通过对机井、沟渠等小型水利设施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扩大灌溉面积2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8万亩,增产粮食460万公斤。

    禹城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县级市,人均占有水量仅为全国的14%。因此不管过去和现在都十分重视建设水利设施,特别是集体所有制时期建设水利设施为多。但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个怪现象,就是重建轻管,责任不明。特别是随着农村土地责任制的落实,不少水利设施基本上处于放任不管的地步,老百姓想管管不了,想用用不成。因此不仅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有的甚至得不到有效维护而报废,造成国家和集体财产的部分流失。为了改变这种现象,禹城市出台政策,根据“放开所有权、搞活经营权、强化管理权、明确收益权”的原则,严格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群众自愿和因地制宜、利益直接、保证国家和集体财产不流失的工作方法,采取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拍卖等多种形式,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拍卖机井1800多眼,出水点85个,沟渠240公里,通过拍卖由原来集体所有变为个人所有,有效地保护了水利设施,工程完好率达90%以上,收回拍卖资金840多万元。

   管护责任落实后,为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他们积极兴办用水者协会,将工程设施的维护、管理、水费收取和使用权全部交给用水户民主管理,使用水户成了管理的主人。目前,全市共组建各类用水协会130个,会员达4690多人。
 
    去年春天,他们结合实际又将改革向纵深推进,将与水利设施相联系的林带等进行拍卖,由乡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标的,群众自愿竞标,中标者与乡镇政府签订合同。林带所在的沟渠、桥涵等水利设施都由中标者负责管护,使责任进一步明确。目前,莒镇、梁家等乡镇已拍卖林带150余亩,使15条沟渠、20座桥涵、35个出水点得到了有效保护,解决了长期以来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的问题。

 

 

    来源:中国水利网 2006年1月4日

高占魁


  相关新闻:
东阿黄河河务局调运物资驰援泰安森林大火扑救
齐河黄河河务局紧急支援长清山火扑救
平邑县成功打出山东省目前涌水量最大抗旱井
利津县:黄河水给力 30余万亩小麦解旱情
滨州:引来黄河水 1.2万亩盐碱荒洼变宝地
聊城市开展水环境保护专项行动
山东省淮河流域水利管理局召开第一季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滨州市引黄突破4亿立方米创新高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