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宁夏青铜峡灌区:乡村振兴 水利赋能
 
分享到:
2023-10-18
 

青铜峡灌区灌溉均衡受益

渠首灌区节水改造让群众灌溉无忧

  □记者 孟砚岷

  “开闸怀揣铁扳子,巡护肩扛铁锨子。”这是过去宁夏引黄灌区基层水利工作的真实写照。如今,智慧灌溉和精准调度成为宁夏青铜峡灌区的工作日常。

  地处青铜峡灌区核心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渠首管理处对标对表水利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加快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大考中跑出来水利“加速度”。

  千年古渠迈向“云灌溉”

  青铜峡自古就是黄河宁夏古灌区九大干渠的渠首,是“塞上江南”的发源地。测控一体化闸门在线监控,鼠标轻轻一点,实现水工程、水资源智能远程精准联调联控,让宁夏渠首管理处抗旱保灌“如虎添翼”,每一滴水用得恰到好处。

  2022年以来,宁夏渠首管理处完善水闸自动化监测监控预警,强化信息化网络平台,实现了34座水闸、136座斗口远程控制和自动计量,自动化控制率达80%和70%;实现了50处水闸渠道水位实时监测和巡渠通APP线上应用,提升了水利工程安全监控和智能化管理水平,推进信息化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

  2023年8月31日凌晨,随着大清渠进水闸“压干”指令的执行,宁夏渠首灌域18.96万亩农田夏秋灌溉任务圆满完成。自4月21日开闸放水,干渠引水1.4亿立方米,支渠用水1.28亿立方米,取得了干渠安全行水133天,灌区农田无受旱的佳绩。

  灌区改造根治“肠梗阻” 

  “今年渠道砌护以后,我们不用和王老滩村争水了,玉米保熟粒、颗粒重也达到了,粮食丰收啦!”10月11日,在青铜峡市大坝镇上滩村,正在机收玉米的村民贺兴义喜笑颜开。

  泰民渠是青铜峡灌区一条古渠,因年久失修,泥土淤积、漏水严重,农业保灌能力不足。“上滩村在王老滩村的下游,且农田地势高,每次要等王老滩村灌完了,我们才能给田灌上水,很不方便。”贺兴义说。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渠道是百姓的“生命线”。宁夏渠首管理处多方协调,不断推进青铜峡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目前,灌区一期河西总干渠已通过单位工程验收,二期泰民渠改造渠道 10.2?公里、测控一体化节制槽闸10扇、测控一体化斗口17座。工程改造后将极大地缩短灌溉周期,提高灌溉效率,更加有力地保障青铜峡市大坝、小坝和陈袁滩镇8.1万亩农田灌溉,彻底根治渠道“肠梗阻”“卡脖子”问题,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保粮食稳产丰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擦亮引黄灌区“金名片”

  初夏季节,宁夏唐徕闸水利风景区迎来了北京市水务局用水权改革调研团。宁夏渠首管理处以生动的讲解、直观的视角向调研团体展示了宁夏水文化以及灌区现代化建设成果,让远道而来的同行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宁夏水利全貌和风采。

  唐徕闸水利风景区是2004年水利部命名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集古渠风貌、水文化遗迹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宁夏引黄灌区内极具水韵与人文特色的水利综合景区。宁夏渠首管理处加强唐徕闸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争取属地投资4000余万元实施古渠首保护工程和汉惠干渠渠堤硬化工程等项目,打造了渠道靓化风景线、水文化旅游观光线,唐徕闸水利风景区入选2021年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宁夏青铜峡市韦桥村素有汉唐古渠第一村之美誉,依托宁夏引黄古灌区的“金名片”,带动农家乐、土特产交易和民宿开发,开展“农民丰收节”“采摘节”“摸鱼节”等各类活动,吸引区内外不少游客到此观光旅游,为走出了一条村美业兴的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先后获得“全国最美乡村”和“全国文明乡村”等多项殊荣。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3年10月18日

孟砚岷
责任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黄河宁夏段首次出现流凌
宁夏压实全链条责任做好防凌
宁夏打造“互联网+城乡供水”民心工程
宁夏唐徕渠灌区:打好冬灌供水“提前战”
黄河流域宁夏段建立上下游横向补偿机制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454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