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一渠扬黄水 一曲逐梦歌
 
分享到:
2020-09-04

夫妻机电工

欣欣向荣的扬黄灌区

新庄集泵站职工合影

  □记者 孟砚岷

  初秋时节,金风沉醉。走进宁夏红寺堡扬水管理处新庄集泵站,绿树掩映的生活区“别墅”在和煦的阳光下显得恬静而温馨,房前屋后,院落内外,一座升级版的“美丽和谐泵站”赫然展现在眼前....

  正是借助一级级泵站,黄河水被抬升数百米后流向荒原,从此旱地变水田,干滩变绿洲。在遭遇夏季严重旱情,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的红寺堡绿意盎然、丰收在望。

  引黄上山 荒原变绿洲

  在位于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的宁夏山地酿酒葡萄种植基地,行行葡萄树枝繁叶茂,串串葡萄果青翠欲滴。3600亩葡萄全部采用以色列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比传统的漫灌至少节水30%以上。而灌溉水源正是来自红寺堡扬水工程。

  红寺堡区是我国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1236”工程的主战场,也是全国最大的异地单体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1998年开发建设以来,通过工程措施将黄河水引到了这片亘古荒原上。

  红寺堡扬水工程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地跨吴忠市的红寺堡区、同心县、利通区和中卫市的中宁县4县(区),承担着80多万亩农田灌溉用水、30万人口生产生活用水、以及环罗山地区生态用水的供水重任,肩负着服务中部干旱带脱贫攻坚的重大使命。工程原设计灌溉面积55万亩,设计引水流量25m3/s。2018年以来,先后实施了一至五泵站和一至五干渠更新改造,改造后首级泵站设计流量增加到28米3/秒,规划灌溉面积101.4万亩,总装机容量14.59万千瓦。改造后,工程运行平稳可靠,设备效率、供水能力和保障率明显提升,干渠配水、计量实现了测控一体化的历史性转变。

  20多年来,从宁夏六盘山区最贫困的8县(区)搬迁而来的23万群众在这里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2019年,红寺堡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800元以上,是2010年的2.8倍,年均增长12.1%。

  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上,展出了红寺堡区大河乡开元村的村民吴根虎15年前在麦田边的图片。身处的小麦地绿意盎然,身后的宁夏红寺堡扬水工程输水管道延展远方。

  22年弹指一挥间,照片记录下宁夏中部干旱带“沙丘起高楼,荒漠变绿洲”的发展蜕变。

  青春无悔,旱塬护水

  “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变化太大了!变得这么好!”退休老职工艾师傅泪眼婆娑。背着衣服铺盖,手提帆布挎包,顶着沙尘沿着坑坑洼洼黄土便道,步行半小时去往泵站的心酸情景,历历就在眼前。

  8月19日,30名退休老职工来到新庄集一泵站,参观了泵房、生活区、办公室、职工宿舍及食堂。边走边看,便问边说,回顾昔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感慨如今的巨大变化。

  昔日的扬水泵站,交通不畅,风大沙多,设施简陋,睡着钢架床、围着煤火炉、喝着窖灌黄河水、半个月洗不上澡,休班之余十几个人围着一台“大头”电视机轮番换台,是十几年前在泵站生活的真实写照。

  君住黄河边,共饮黄河水。在新庄集一泵站,李晓春、李爱红是并肩工作的同事,更是情深许许的伉俪。8月27日夫妇上的是小夜班,从27日16:00一直要上到28日2:00。为随时掌握设备的各种运行参数和运行状态,这期间他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状态,不能打盹睡觉、不能用看书报杂志类的事情打发无聊而又漫长的时间。每间隔一小时必须带上工具仪器,看听试摸巡视设备,不能有丝毫懈怠、麻弊和疏漏。

  主战场就是泵房,他们每天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密切监视控制室的各种灯光、信号、仪表等,严格按照运行规定每间隔一个小时对所辖的机变电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认真巡视检查、仔细维护,确保机组正常运行和供水的可靠性。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觉得这份工作枯燥乏味,干的久了也就习惯了。1993年,他们被分配到同一座泵站参加工作,工种相同朝夕相处,彼此都有很深的了解,1997年11月步入婚姻殿堂。2000年他们迎来了一个新的家庭成员——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儿,夫妻俩在高兴之余却有了新的顾虑。两个人都在荒无人烟、地处偏远的基层单位上班,孩子只能托付于双方父母抚养,而男方母亲年事己高,经双方商量后女儿转由女方父母抚养。同亲人聚少离多、不能每天陪伴孩子和照顾年迈的父母始终是他们心头的伤和痛。

  刚到泵站,住房简陋、交通不便,饮用水还得用罐拉窖存,一个首府都市女孩磨砺成为干练勤奋的扬水女工。而今泵站的生活条件有了翻天地覆的变化,每间职工宿舍都有独立的卫生间,卫生间内淋浴器、坐便器、浴室柜、自来水一应俱全。冬天房间取暧简洁美观的挂壁式空调取代了过去老式烧煤的火炉。进出站区的道路一律铺成了水泥路,站区内建有独立的停车场,夫妻俩也凭自己努力买了一辆家庭轿车,回家就方便多了。

  在岗23年间,马峰把“安全第一,勇于担当”的理念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立足岗位,脚踏实地,不断提升业务技能。积极参加在职学习,取得了北京工业大学机电灌排专业大专学历和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学历。被评为管理处优秀共产党员、水工行业“服务明星”、先进工作者、优秀调度员,获得红寺堡扬水工程运行20周年“突出贡献人物”称号。

  在新庄集一泵站,在宁夏扬黄灌区,像这样的同志有很多很多,他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脚踏实地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用汗水灌溉出幸福之花。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9月4日

孟砚岷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旱塬绿洲追梦人
宁夏水利建设大干快上投资规模达80.3亿元
中源水务公司: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宁夏海原县安全饮水到农家
宁夏海原县群众用上“明白水”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