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甜水无虞心自安
——来自宁夏战“疫”供水一线的报道
 
分享到:
2020-02-27

  □记者 孟砚岷

  “吃水不断,心里就有底了”2月25日,对于盐池县麻黄山乡沙崾岘行政村余洼子自然村吴宝善和47户村民来说,洗脸,烧水、洗菜、煮饭,踏实的生活是从拧开水龙头的一刻开始的。

  1月25日19时,宁夏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486处农村集中饮水安全工程全部正常供水,2000多名一线职工紧急行动,冲锋在前,24小时值班值守,690多万群众生活用水正常。

  “关口”阻击:那抹逆行中的亮色

  “老公,不容易,加油!”大山深处的宁夏海原县甘城乡,寒风料峭,夜色深沉。县农村供水管理中心主任李伟保重温妻子的短信,心头暖流阵阵。整整16天里,在卡口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没有睡过“囫囵觉”,没有回一次家的。

  一地通三县。在离县城100公里外甘城防疫卡口组建的临时党支部,有着11年党龄的李伟保被海原县委组织部任命为临时党支部书记,他和党员成为甘城防疫卡口的防控战线的“主心骨”。

  水是山区的“命根子”。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水利人的职责是全力保障全县农村群众生活用水。甘城子村31户群众供水管线漏水,供水受到影响。通过电话联系供水企业,当天完成抢修。谢沟村7户村民突然断水,管水员现场排查,发现冻点,立即联系挖机,破冰施工,深埋管道3米长,更换管道并深埋作业,5个小时恢复通水。

  “场地定期喷洒消毒,上锁封闭式管理,拉水村民佩戴口罩防…”同心县兴隆乡黄谷村32户群众属拆迁户,临时到供水点拉水,水管人员时刻绷紧了弦。

  在宁夏水投集团中源水务各分公司,出厂水水质日常监测从每日1次增加到每日2次,确保供水水质安全;加强水源地、制水车间、加压泵房、药剂投加等重点环节的巡视检查,保障生产运行安全。

  饮水安全事关经济社会稳定。疫情防控以来,水利人共克时艰保民生,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供水保障,筑起供水安全坚实屏障。

  “云端”供水:城里乡下一个样

  “踩着膝盖深的积雪,找到山头漏点的时候手冻得动弹不得了”,隆冬出外抢修的辛苦场景,深深留在了彭阳县水管员杨斌的记忆。

  在距县城30公里的草庙乡新洼村,村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联户表井,井下每块水表的流量信息都能通过地面上的智能抄表终端采集,并发送到调度中心进行数据分析。电脑、手机随时随地远程监测、调度,实现了从水源到水龙头自动运行、精准管理;在全县布设的7处在线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时监测水质,确保吃上放心水。

  “打开手机,随时查看用水信息,喝放心水,缴明白钱,我们山沟沟里的老百姓比一些城里人还高级呢。”在村民马玉峰家,曾经使用了几十年的水窖早已废弃,从牲口驮水到集雨水,“吃水难”一度成为他的苦难记忆,消除了脱贫致富上“拦路虎”,封村以来的马玉峰生活安心又舒心。

  对于曾经非常干旱的西海固地区来说,解决用水问题不仅是解决基本的民生需求,也事关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2012年10月,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总投资近40亿元。2016年10月8日,工程全线通水,解决了西海固地区110余万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一个月来,宁夏充分利用“互联网+农村供水”,加密水质监测频次,加大水源消毒次数,加强外来人员监控,从水源到龙头全链条、全区域、全时段监测、监视、监控,全力保障城乡供水安全。

  “同源、同质、同网、同服务”,全区10万余公里的供水管道连起来,能绕地球两圈半。下足“绣花”功夫,以“互联网+”为手段,信息化驱动供水现代化迎来春色满园。城乡供水与节水处王正良说:“故障6小时以内全部解决,所有居民生即使水费欠费也不停水”

  攻城拔寨:小康路上补“短板”

  “工作不断档,假期不休息,一年365天天常态”单军局长通过手机,向记者盘点一周来水务局的工作“轨迹”。作为全区最后一个待脱帽验收的国家级贫困县,宁夏西吉县“铆”足了干劲。

  利用网上办公、视频会议、微信联系,制定饮水安全工程疫情防控预案,加大水源地保护、水质净化、水质检测和安全巡查力度,对水厂实行封闭管理,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的饮水安全。及时与设计部门沟通协调,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固西片区供水水源工程和“互联网+农村供水”工程方案编制、报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进度,确保3月下旬适时开工建设,提高7.2万人的水质达标率和7.8万人的人饮工程自动化管理水平。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事关脱贫攻坚、事关小康社会建设、事关乡村振兴。去年一年,宁夏整合资金10.4亿元,全面开展巩固提升建设和贫困县区水利工程补短板,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贫困地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5%。超前谋划建成高保证率的“大水源”,城乡打通、县县连通、区域互通“大水网”,智能水表和全天候到户“大服务”构建的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在疫情防控的“大考”中,饮水安全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危中有机,快马加鞭。水利厅未雨绸缪,提前安排,全面冲刺 “十三五”规划任务,消缺农村供水任务,助力8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帽。

  让全区城乡居民喝上“放心水”是水利人的初心和使命。全面启动“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区建设,2020年固原市力争率先全覆盖,2021年,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中卫市基本实现全覆盖,2022年,基本建成全国“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区,擘画的蓝图已经绘就。

  “农村饮水安全就是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体现,疫情防控和供水安全要‘两不误’‘两手硬’,强力保障各业用水安全有效,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水利人的贡献”。白耀华厅长如是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2月27日

孟砚岷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宁夏中宁水务公司:疫情防控生产经营“两手抓”
宁夏:碧水清流系乡愁
做好新时代节水治水兴水文章
宁夏同心县“硬核”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宁夏稳步推进水利工程复工复产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