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北沙砣子的绿水青山
 
分享到:
2018-05-17

  中国水利网站5月17日讯 (特约记者 张国锋)“这座山,以前叫双山子,有一时期人们 叫它北沙砣子, 也有的叫它北山、北沙砍子 。”“那是83年,不是应该是84年,你当队长第二年种的柠条。”5月16日,平房村恩和厚组几名农民讲起北沙砣子特别来劲。

  恩和厚组归属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玛尼罕乡平房村。平房村党支部书记介绍:“恩和厚以前是一个村,有五个村民组,同平房村合并叫平房村,村后的山叫双山子,人们叫它北沙砣子是因为84年以前植被破坏风沙肆虐。”村民赵军激动的说:“那时一年一次风,从秋刮春,房子都被沙子埋一人多深。”

  张连成当年22岁,是恩和厚五队的队长:“风沙特别大,都叫它沙砣子,沙砍子,84年85年在旗水利局、林业局、乡里的支持下,每年给柠条籽,让我们治沙,水土保持治理,那时把沙地分到户,谁种归谁,种上两年柠条,沙子山就绿了,沙子也刮不起来了。”73岁的梁文学说:“那时没人愿意种,张连成俺家找做工作,不易啊。”

  平房村的主任高富贵说:“我是恩和厚的,那时我29岁,比张连成大7岁,用毛驴拉犁杖种柠条,走一步退半步,我们家两年种了56亩,现在国家每亩公益林补助11.5元,56亩一年600来块”。

  张连成说:“那片柠条实地7000多亩呢,航拍才5252亩,国家按航拍的数进行公益林补贴,现在老百姓领着国家补贴,夏天柠条籽收入也不少,一斤籽去年卖13块钱,我有83亩柠条林补900多元。”赵军说:“我84.5亩,一年补980多元,卖籽2000多块。”

  村主任高富贵笑着说:“北沙砣子成好地方了,现在正是柠条开花,黄黄的一大片,一眼望不到边。”

  为了一探北沙砣子这个群众描述的生态建设绿色风光,笔者驾车,在73岁李兴瑞的带领下,走进5000多亩柠条林,面对浩瀚黄花盛开的柠条,我不停的按下相机的快门,将这黄花灿烂的美景记录下来。李兴瑞喜兴的告诉我:“生态好了,沟底下还有水了,兔子、野鸡多的是,中央电视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这就差不多。”漫游在北沙陀子绿海里,李兴瑞格外的高兴,不时让我把镜头对准他照张像留个纪念。笔者看到这片绿海里,还有很多松树、杨树、榆树,沟底还有一坑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5月17日

张国锋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内蒙古客水资源条件下田间精量灌溉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验收
内蒙古敖汉旗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内蒙古敖汉旗高效节水春播如火如荼
内蒙古河套灌区一项节水增收项目通过自治区科技厅验收
内蒙古敖汉旗 多措并举呵护绿水青山好风光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